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第1批国家非遗: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光宾

 二维码 8241
发表时间:2020-10-31 23:04来源:多彩贵州

杨光宾,男,苗族,1963年生,贵州雷山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光宾锻制银饰的手艺承自祖上,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了。杨光宾13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制作技艺,15岁正式出师游艺,带上自己的几位徒弟几乎走遍了贵州境内的所有地区,以及广西、湖南等省。在长期的银饰制作生涯里,杨光宾虚心向老一代银匠学习,不断进取,对苗族传统银饰制作技艺中的熔炼、铸型、锻制、拉丝、焊接、錾刻、编结、洗涤等三十多道工序能够熟练把握。他制作的银饰花样繁多,既源于传统又能生发出许多新意,像蝴蝶、苗龙等动物图案备受市场青睐,远销国内外;他雕刻精细,能够锻造出细如发丝的银丝,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他还培养了一批新人,对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




杨光宾总是带着笑,眼睛笑成一条线。

10月17日至25日,中国丹寨非遗周在丹寨县万达小镇举行,“黔地守艺”传统手工艺作品展览分区展示了贵州不同地方的代表性非遗。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杨光宾受邀带着作品参加展览,他的展位在第一个。展厅的进门处陈列着十多件他的银饰作品,精美绝伦,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

杨光宾穿着蓝色的民族服饰,端坐在桌子前,有客人的时候他就笑盈盈地接待,耐心指导体验的游客,详细介绍参展的展品,空闲时他就专注地编织银线。遇到乱砍价的客人,他也不生气,乐呵呵地和客人讨价还价,脸上挂满了笑容。

 “黔地守艺”传统手工艺作品展览会上,杨光宾(右)指导记者(左)体验银饰锻造技艺中的的填丝工艺

1963年,杨光宾出生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有名的“银匠村”——控拜村,这个村已有三百多年的银饰锻制历史。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村民的银饰锻制技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家家户户的男子都会做银饰,而家家户户的女子都有银饰。

杨光宾介绍,苗家人会把房子、土地留给儿子,所以自女儿出生起,父母就要开始为女儿制作银饰,一年存一点,直到女儿出嫁,也能有一身银饰穿戴着出嫁。

身为父亲,女儿两岁时,杨光宾开始为女儿制作银饰,直到女儿十八岁,才做好一整套嫁衣。

尽管银饰嫁妆是父母为女儿傍身而准备,但不到万不得已,苗家女子不会轻易变卖嫁妆。银饰是苗家的传家宝,通常由母亲传给女儿,如果家中没有女儿的,就传给儿子儿媳,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

童年与父亲走村串寨

杨光宾是家族银饰锻制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

从六七岁开始,杨光宾就在火塘边看父亲杨文刚做银饰,帮着拉风箱,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杂事。

那时候,银匠主要的谋生方式挑着担子沿村吆喝,有需要制作银饰的人家把银块或银元称重后交给银匠带回家制作,交付定金并约定交货时间,银匠再把成品送回客户家中。这叫走村串寨或走村游寨。

1973年,杨光宾十岁,杨文刚开始带着他走村串寨。从控拜村出发,沿着路往前走。走到哪里算哪里,走累了再返程。

杨光宾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跟着父亲杨文刚走村串寨的点滴。出发第一天,他们从控拜走到了雷山县城,六十公里的路程他们从早上6点走到晚上6点,年幼的杨光宾又饿又渴,走到半路就哭了,哭够了又继续往前走。当天晚上他们寄宿在雷山县城的舅舅家。

第二天天亮继续出发,杨光宾看着杨文刚挑着沉重的担子,尽管自己很累,还是咬牙坚持。中午时分,他们走到一个深山之中,前不挨村后不挨店,杨光宾很害怕,带着这种害怕继续跟着杨文刚的脚步往前走。

天快黑了,他们走到了雷山和丹寨交界的一个苗族村寨。

走到村口,杨文刚把担子往地上一放,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告诉杨光宾:“你去借宿和找吃的,找不到就不要回来了。”

杨光宾既害怕又紧张,心都快跳出来了。但看到杨文刚坚决的眼神,他只能硬着头皮走进村。

他战战兢兢敲了第一家门,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的妇女,杨光宾向她说明来意,妇女看着一个小孩子来敲门,担心他们是坏人,婉拒了他。

第一次吃了闭门羹的杨光宾受到了挫折,心里更加害怕和紧张了。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下一家……

一连找了八家都被拒绝了,杨光宾急得哇哇大哭。

天已经黑了,杨光宾哭着走向第九家,他知道,他不能完成任务,他和杨文刚就要挨饿受冻。

一位老爷爷开了门,杨光宾哭着向他说明了来意,并紧张地表示,只要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可以,哪怕没有被子都行。

杨光宾说:“当时大家都很穷,有很多人家一家人只有一床被子,一间房,吃食也是大米加上红薯、玉米才能勉强吃饱,人家不借宿不借吃的也是能理解的。”

老爷爷答应了他,并询问他父亲的名字。原来这条路线杨文刚已经走过很多次,老爷爷和杨文刚早已相识。杨光宾才恍然大悟,父亲是为了锻炼他,让他更加真切体味生活的艰辛。

那一趟,杨光宾跟着杨文刚走了两个多月,从雷山出发,走到了黎平、榕江、从江、广西等地,挣到了80块钱。

在当时,80块钱不是一笔小数目。

当时还没有下户,杨文刚走村串寨耽误了工分,要交钱给生产队才能分到粮食。他和对里商定,每天交5毛钱。两个月下来,除开交给生产队的30元钱,他们自己还能有50元。杨文刚就是靠着这门手艺把他们兄弟姐妹5人养大成人。

回到家后,杨光宾再也不想走村串寨。

 “黔地守艺”传统手工艺作品展览区展示杨光宾的作品“莲花银壶”。

传统技艺随着时代变迁

杨文刚开始教他打银饰,从练就银匠基本功的六方手镯开始,杨光宾花了几天的时间才勉强打成形。他觉得太难了,想放弃这门手艺。

杨文刚把他大骂了一顿:“你没有手艺以后靠什么吃饭?有手艺起码不会饿饭,等你做好了自然有路可以走……”杨光宾到现在都记得杨文刚当时说的话。

杨光宾跟着杨文刚踏踏实实学打银饰。15岁时,能独立完成银饰的制作。16岁时,他开始带着徒弟一起走村串寨。

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掀起了“打工潮”,控拜村有很多银匠放弃了这门手艺到沿海打工,杨光宾选择留在家乡继续制作银饰。

80年代,杨光宾家安装了电话,他不再去走村串寨,在走过的村寨他有了一定的名声,大家需要制作银饰就通过电话和他联系。

“看着他们打工回来在腰上别上了BB机,我还是很羡慕的。”杨光宾笑着说。“当时我的两位哥哥去当兵了都没有做这门手艺,如果我再不做,这门家传手艺就失传了。”杨光宾不想让父亲失望。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发展,很多人开始用机器制作银饰,手工匠人需要几天完成的工作,机器几分钟就完成了,效率上去了,经济收入也多了。

尽管手工做银饰受到很多局限,比如,量大的订单接不了,急用的订单接不了……但杨光宾坚持用传统的手艺做银饰。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内不传外”的铁律早已被打破了,直到目前,杨光宾收了近60名徒弟。

“跟我学打银饰,就得从拉风箱开始。”杨光宾教授给徒弟的也是传统的银饰锻制技艺。

在农村,师父收徒弟没有那么隆重的仪式,师父愿意收,徒弟愿意学,师徒关系就算开始了。在杨光宾看来,徒弟对师父最好的回报就是将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2007年,43岁的杨光宾被评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为全国226位首批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最年轻的一位。

2010年,杨光宾到雷山县城成立了杨光宾苗族银饰传承工作室。

2013年,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苗族银饰,杨光宾在雷山县博物馆开办了工作室,他和徒弟们在工作室坚持用传统技艺制作银饰。

在他的工作室里,只有炭炉和桌子。

杨光宾说,苗族银饰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苗族文化。苗族没有文字,用服装和银饰记事,靠着祖祖辈辈口传心授延续至今。苗族有很多支系,每个支系的图案和纹样都不一样,银饰上的每一个符号都有他特殊的寓意。比如苗家姑娘身上叮叮当当的银铃,那是“多子多福”的美好祝愿。比如苗家姑娘银帽上的蝴蝶纹和牛纹,都有深厚的寓意。

杨光宾不仅教授徒弟们技艺,还喜欢给他们讲述图案和纹样背后的每一个故事。他希望这些文化能继续往下传。

 杨光宾的作品“青蛙王子”。作品灵感来自于苗族故事,中间是太阳,第二圈是青蛙,第三圈是蝴蝶以及石榴等寓意吉祥的图案。

要把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下去

杨光宾高超的技艺以及对传统手工艺的坚持让他受到了很多荣誉:

2009年成为贵州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2010年香港知专设计学院聘为银匠师;

2011年被评为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

2014年被评为贵州省高级工艺美术大师;

2019年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近年来,“非遗进校园”让杨光宾成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凯里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实训教授,杨光宾很高兴,他认为,这样能让更多人了解苗族银饰以及苗族文化。除了高校,杨光宾还经常受邀外出交流。

更让杨光宾高兴的是,他的儿子杨昌杰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到家乡跟着他学习银饰技艺。今年,杨光宾学着父亲杨文刚的教育方式,逼着儿子杨昌杰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杨光宾相信,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子能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更好把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下去。

杨光宾说:“非遗的传承,最重要的是传统的手工艺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必须有人坚持,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新发文章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