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廖友农||榕江情怀

 二维码 20
发表时间:2024-04-15 14:27作者:廖友农来源:西南文学网

   clouds-2987860_1280.jpg

末到榕江之前,对榕江的全部了解可以浓缩为一句话。这句话,在省城贵阳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榕江西瓜——包开”。意思很明白,榕江西瓜是以个大味美著称。切开后,百分之百的又沙又甜又有水分,咬一口,甜到心里去。

刚到榕江又知道,这是有1 5个民族聚居的有着20万人口的贫困县;而西瓜也不是遍地栽种的。著名的西瓜产地在车江大坝。车江是个乡,与县城隔江相望,大桥相连。车江的农业生产,主要以早熟蔬菜和西瓜为主。大坝之说,是指其平地面积大且都能连成片。椿江是个山区,这也是全县唯一的—块土地面积最大的平地了。其他乡也种西瓜,但那是因地制宜,零零星星地不成规模了。

住下来才知道,榕江还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榕江是贵州七大林业产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58.4%,在全省是名列前茅的。因此无论走到那里,放眼望去,都是满目的青山和翠林。最普遍的是杉树,最有代表性的,是榕树。榕江的榕树很多,上百年的也不罕见。长得枝繁叶茂,亭亭玉立,冬天都不凋零。除此之外,还有三条江分别从雷山,平永,三都方向婉蜒而来,水都同样的清澈。在县城古州镇交汇后,经从江流入广西境内。三条江中,最大的是都柳江。   

所以有人这样形容:榕江榕江,江水清,榕树美。   

讲实话,如果不是因为交通闭塞的缘故;说榕江既美丽又富饶丝毫也不夸张。遗憾的是,眼下榕江尚不能两全其美;要实现后者,恐怕还要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奋斗。否则,省委组织部也不会把我们从省直机关抽调出来,组成党建扶贫工作队,来到这里来帮助工作。

我们工作队重点帮扶的是榕江县八开乡。工作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实施“四个一”工程。简洁地说,党建扶贫一把抓,方式是住村入户。我们工作队一行四人,分住在八开乡的分董,高同,都江,腊酉四个行政村。两个村落在高山中,两个村靠近公路,紧挨着日夜奔流的都柳江。

在榕江,八开的知名度是很高的。主要是以偏僻和贫穷出名。地理位置偏僻到什么程度?从月亮山腹地到沿江的山脚,方四上百公里的土地上,稀稀落落地仅有6个行政村。穷到什么程度7老百姓祖祖辈辈住的都是茅草棚或木屋,“上无片瓦”是千真万确的。说来或许令人不相信,穷得连盐都买不起!若干年前,一位新华社的记者到这里采访,看到这种极贫的悲惨境况,热泪盈眶,奋笔疾书,在新华社发了一条催人泪下的“内参”。“内参”起了作用,国家有关领导亲自过问,民政部门立即组织调动了大批食盐无偿发往八开,无沦男女老少每人一斤盐……

那次政府发救济盐的情景,至今提起,当地的老百姓还唏嘘不已。所以,八开又有“榕江的西藏”之说。

相对而盲,我住的腊酉村是八开乡较好的—个村。依山傍水,还有一条破破烂烂的3 2 1国道从村中穿过。这条路叫国道,的确令人疑惑。当地的老百姓是这样形容的:“平时扬灰路,雨天水泥路,塌方要摆渡。”扬灰路看似容易理解,其实不然。打个比方说,你上车时穿的是白衬衫,等到下车却变成了黄衬衫,这是泥土“染”的。再说水泥路。这不是指水泥铺就的路,而是泥水土交加,一踩进去,拔出脚来不见了鞋。由于路一面临江,一面靠山的黄土坡,遇到大暴雨,塌方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有时连山上的大树都“长”到路中间来。路被阻塞,两头不通,只好靠渔民的摆渡来继续行程。

腊酉村处在县城到八开乡的中段。往县城方向1 4公里,往八开方向1 1公里。由于上述交通原因,无论从哪头走,都需要—个小时。加上等车时间,往返就要大半天了。榕江海拔低,最低处217米,气候炎热,种双季稻的条件是完全具备的,但这里的老百姓还是习惯种单季稻。原因呢,照他们的说法是粮食够吃,也就是基本能解决温饱问题。这个概念很简单,每户的粮食基本能维持到来年的秋收。如果不够,就得打申请报告,到乡政府要救济粮了。

在我任工作队长的一年中,除了一个四十来岁的潘姓寡妇(她拖着三个孩子,一个高中,两个初中)向我反映过粮食不够吃外,其他的村民粮仓中都是有米的。不但有米,每年打新谷的时候,还留几百斤新米来酿制米酒。米酒清亮亮,初喝起来像水一样,甜中略带些酒曲的苦味。喝多了醉起来很麻烦,通常要头重脚轻好几天。比较讲究的是用香糯米酿制的酒,一般在九九重阳前后几天入缸封存,到春节时取出品尝。这种酒,当地叫重阳酒。重阳酒色泽微黄,入口醇香浓烈。如果你在哪家做客,主人拿出重阳酒,那是高看你,招待贵宾的礼节了。

刚到腊酉村的时候,看着山前屋后油绿绿的杉树林,看着村前公路边那条清澈见底的都柳江,我实在无法把贫困与这里联系起来。我纳闷,这么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怎么老百姓穷得连盐都买不起呢?榕江不是全省闻名的西瓜产地么,那村民们为什么不搞些副业比如种西瓜卖钱呢?这时村民们大多会露出一副“谈瓜变色”的表情,长叹一口气说:前些年,我 们也种了不少瓜。不是种在田里,是种在树林间,叫“林带瓜”。“林带瓜”个头小,但味道极好,又沙又甜。因为是每家每户散种,商贩们来收购要等半天才能凑满一车。加上路况这么差,最后连五角钱一斤都卖不出去,沤烂在地里。倒了喂猪,猪都不吃。

农民讲究的是实惠。你想,一年的投入付之东流,他们还会有积极性吗?地域的偏远,交通的落后,信息的闭塞,的确是导致贫困的根源。大道理谁都明白,光靠几亩几分盘蜒在山间的腰带似的瘦田是不能摆脱贫困的。   

指着山上绿意婆婆的楠竹林我问村支书,村里为什么不搞些竹木加工业呢?村支书姓吴,是个转业军人,他抠着脑壳,半天才木呐呐地说:你不要看山上那么多杉树林,楠竹林,那都是私人的财产。树上都刻了每家名字的。属于集体的山林和财产,早在建并撤前就吃光分光了。没有钱,拿什么搞集体经济?再说,县里对木材加工控制得很紧,统一定价,统一收购。一,二级木材,收购价300—500元—个立方,转手卖出就是1000—2000元,差价太大了。扯平算,农民栽一棵树,20年成材,只能卖几十块钱,平均一年不到2块,老百姓富得起来吗?

听着支书的感慨,我记起了那个黑黢黢的晚上。那是我住到村里的第三天。村长打着手电筒到我的房间聊天。说到集体经济,他用粗糙的手摸出一个皱巴巴的存折递给我。当时我心里一喜,打开一看,多少钱,7毛钱!7毛钱的存折,就是整个村的集体积累。不是黑色幽默,这是2 0世纪末在贵州东南部偏僻山村的现实。难怪村民们自我解嘲蚰说:“奔小康,不吃小糠就不错了。”

其实,这里的农民谁不想发家致富。但是,在这人均仅有6分田的穷地方,要致富,制约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不错,这是一片没有污染的清纯宁静的土地,但同时也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因为没有污染,现代工业文明的气息还不曾侵袭到这里,这片土地也就更加贫瘠,更加清纯宁静。   

多少年来,在这种清纯宁静,贫穷落后而又资源丰富的背景下,村民们基本上过的都是呷着米酒吆着老牛慢悠悠的日子。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日子已经开始在扶贫攻坚的战役中加快节奏,“输血”与“造血”并举,使得苍白的乡村面色开始红润。


【作者简介】廖友农,号巫峰山人。籍贯北京,1952年冬月生辰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系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文化旅游诗词学会理事、《诗词世界》杂志社常务理事、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客座教授。系上海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授予的“大风堂中国书画传承人”。中国硬笔书法学会会员。创作格律诗多次获得中华诗词学会,诗词世界等媒介举办的诗词竞赛并荣获一等奖。2020年获全国战疫诗先锋和“爱国诗人”荣誉奖章。获中华诗词家杂志社颁发的“2020中华诗词百花奖”。荣获全国第17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金奖,授予“德艺双馨中华诗词家”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雅集京,诗会百家”第四届全国百家诗会一等奖。格律诗《山中试新茶》荣获2021《诗词世界》优秀作品一等奖。荣获“红船百年”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同题诗词书法作品获第十二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一等奖和第四届“新时代”全国诗书画印联赛金奖。荣获2021“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和2021“四海杯”海内外诗联书画邀请赛金奖。入编《国家诗人档案》。获中国诗词家协会,中华诗词研究会,中华诗词传媒中心评定为“国家一级诗人”。


(编辑:陈友云   审核:吉庆菊)




文章分类: 散文天地
分享到: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