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陶兴明 || 一飞冲天(连载之少年壮志、西行延安)

 二维码 5231
发表时间:2022-05-23 13:20作者:陶兴明来源:西南文学网网址:http://www.xnwenxue.com



长篇记实文学《将军归来》之

                  横空出世   一飞冲天

                  记中国红色空军第一人吴元任


今年11月1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1周年的日子。71年,中国空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发展成一支强大的,空天一体,由多兵机种组成的现代化战略性军种,为维护国家主权及领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空军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人。那些为创办人民空军而作出了特别贡献的英雄。

党召唤下,人民召唤中,蓝天召唤里!一群血气方刚的中国男儿,忘我地选择鹰击长空,逐梦高远,直冲云霄。长空就在那里,那是立体的、是远方的、是天与地交汇的地方。

今天我们的故事,就从这群人讲起,从这群人中的贵州男儿吴元任讲起。他,他们,是中国共产党自己培养的第一代人民空军!



一、少年壮志、西行延安

作为中国共产党培养的中国空军最早的战机飞行员,吴元任的空军经历,和人民空军的历史一样,充满艰难和传奇色彩。

他是中国共产党培养的第一位单飞飞行员。

吴元任,贵州平坝县(今安顺市平坝区)人,1936年10月入伍,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副分队长、教员等职,参加了反封锁斗争等多次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张家口航空站办事处主任,东北航校战斗机队政治指导员、飞行大队副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空军第五航空学校训练处处长、校长,空军军事科学研究部副部长、空八军副军长,福州空军副司令员等职,为空军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特殊的贡献。1960年,吴元任被授予大校军衔,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 2015年7月2日,吴元任因病在福州逝世,享年91岁。

吴元任,原名吴洪修,出生于军功世家。吴氏一族,自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先祖十八世文远公由徽应役入黔始,守普定,后调贵州前卫所。因公年老,长子福奴公笃义入黔应役,卒于贵阳。其子杰公,仁公系吴家山,龙里支系入黔始祖。天顺四年(一四六0年)三子福进公入黔替父兄应役。其子吴和以军功累,官至贵州前卫指挥史,定居贵阳梦草池(民国初为梦草池公园,今贵阳市恒峰步行街)。其子松公相公,相公以军功官至前卫指挥所,诰封奉政大夫,子江公,淮公,洛公,其中淮公,明嘉靖壬子(1552年)科解元,初任洛安县知县,继任铜陵县内擢刑部主政,后转南京户部,四川清史司郎中,所著书有:《铜江边筹》《壁经一苇》《麟径独断》《长啸集》等诸书,诰授奉政大夫。其子子骐公战功显赫,曾受崇桢皇帝嘉奖,1518年,流寇入黔,子骐公与乡绅杨元瀛等率兵于滴澄桥抗之,终因寡不敌众,以身殉国。赠光禄寺少卿,诰封奉议大夫加赠中宪大夫。亨年七十三岁。五子中芝公、中萱公、中芸公、中蕃公、中荩公。五子中三子中芸公明三科五举人,诰封车骑将军。五子中荩公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从容殉节,骸骨沉沦粤西,赠光禄寺少卿。四子中蕃公曾主攥《贵州通志》,系明末清初贵州的著名诗人,一生孜孜不倦,诗作累累,凡一千零九十一首,催人奋进。诗集有《敝帚集》、《响怀集》、《断矾草》、《断矾草二集》等。以上皆吴氏历代俊杰名流,文韬武略者情长纸短,不一 一列举。

拥有如此恢弘的家族背景,吴元任的血管里无疑会流淌着坚韧的、以家国为己任的英武特质。而吴元任的空军经历,便是中国空军艰难诞生和艰苦创业的缩影。

1935年,红军长征到贵州,攻占平坝马场镇时,吴元任正在贵阳读书。那时,他正是一个充满理想,追求光明的进步青年学生,是学生运动的骨干。得知红军来到贵州,他和其他同学经过激烈的商讨,已作好了奔赴马场、一起去参加红军的准备。然而国民党为了阻截红军,将贵阳全城戒严,紧关城门,这些进步学生无法出城,未能遂愿。

关于红军攻占马场镇,其过程之神速、部署者及参战者之睿智和勇敢,也是具有相当的传奇色彩的。马场是吴元任的老家,红军攻占马场,贵州文史资料上均没有记载,据上海交大刘统教授整理注释,2019年出版的《红军长征记原始记录》,攻占马场的(原书注释——今属贵州平坝县),属红三军团四师红十一团,师长张宗逊,政委黄克诚,还有随红三军团四师北上的王明、张爱萍等同志,笔者已专有文章阐述,这里不再赘言。但值得一提的,是时任红三军团四师十二团政委的张爱萍同志(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创办我军第一所海军学校并创建我军第一支海军部队(时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后成功组织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的发射及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的发射、后又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当晚也在指挥首列。

吴元任得知红军攻占马场后,他及他周围的那些热血男儿们,身在被禁锢如铁桶般的贵阳成,心却早就飞到了红军队伍中。吴元任等一批进步青年,虽未能如愿,同红军一起北上,但在中共地下党贵州省委负责人秦天真等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1937年10月,他与另外几名同学从贵阳出发,一路步行,二十多天后才赶到长沙。通过徐特立(毛泽东的老师)写的推荐信,他们一行去了陕西,参加了由中共产党创办的陕西云阳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38年3月,他转入陕北公学院学习,并在陕北公学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9月,吴元任从陕北公学院回到延安后,先是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到1941年3月,在王弼、常乾坤的主持下,在延安安塞侯家沟门村的土窑里,成立了延安航校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吴元任担任航校秘书,并参加学习航空理论。刘风、王连二位同志担任教员。当时,新疆的军阀盛世才,为割据一方,寻求苏联的援助,便与中共友好合作,接受了中共方面派出学员学习军事航空技术建议。

当时,苏联派出了一个机械化部队,第八团把守新疆的入口处——星星峡,堵挡国民党军队,使之不能入疆,维持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同时帮助中国新疆军队培训机械化骨干。有炮兵队,无线电队,航空队,战车队,战术队。

为了智取并充分利用与盛世才达成的统一战线,中共中央将原红四方面军溃散在西北的四百多人召集到一起,组成新编第一营,学习各种军事技术。其中就有由延安来的,33人组成的新疆航空队。

与此同时,中央决定、再从延安派出一批人去新疆学习航空,当时共挑选了17人,这些同志文化基础扎实,又经过入党考验的年轻人,其中就有正在陕北公学院学习的吴元任。

据后来吴元任回忆,他们一行17人乘车从延安出发,到达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经过筛选,淘汰了11人,只保留了有吴元任、李春华等6人。当时中共驻西安代表林伯渠接见了他们,向他们交代了去新疆学习的任务。

为了避开国民党特务的眼线,他们六人是在夜间从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后门出来的。他们被组织上了一辆大卡车,开车的是苏联人。到达兰州八路军办事处也是夜间。为了保密,他们按规定没有走出兰州八路军办事处一步。

一段时间过后,在一个黎明前的早晨,他们从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出来,门口已有一辆汽车等候在那里。他们乘车直达兰州机场,登上飞机,天一亮,飞机就起飞了,直飞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与他们同乘一架飞机的还有准备去苏联学习的刘亚楼、谭家述、杨志成等领导。

到达新疆时,由于原红四方面军人员组建的新疆航空队已经开学一段时间了,他们只能等第二期学员招生时,一起入校。

这年9月,王弼、常乾坤已经从苏联回国,到了迪化。此二人在苏联学习航空多年,在苏联空军服务多年,并都已晋升到校级军官,又都毕业于苏联航空方面的最高学府——茹科夫斯基空军学校。在当时的中国,他俩可是为数不多的航空专家翘首。

在新疆八路军办事处,王弼、常乾坤就专门为延安来的这些人组建了新疆航空训练班。他们一边学习,一边等待第二期学员一起入校。同时周恩来指派原在陈济棠航空队学习飞行的中共地下党员郑德同志担任新疆航空培训班的班长。此间,刘风、王连(朝鲜人)、李凡(李凡诺夫)、王田(朝鲜人)、刘春这些去苏联学习航空的人员,也都因抗战的爆发,提前从苏联回国,均到达了迪化,与他们合编在一起,在新疆八办的航空训练班里学习航空理论和航空知识。

至此,新疆航空培训班的学员增至12人。比起红四方面军在新疆航空队学习的人员,新疆航空训练班的人都是知识青年,并且还一部分人在苏联学习过航空知识,所以学习起来,进步自然要大得多。经过了两年半的理论学习,他们基本掌握了航空方面的理论知识,但遗憾还没有得到上飞机实际操作。

在那种年代、那种局势下,风云变换。1940年夏,欧洲战场形势严峻。英法联军在比利时战场抗击德军失利,不得不向英吉利海峡大撤退。6月德军占领巴黎,然后将进攻的矛头指向苏联。国际形势的逆转,使得新疆的盛世才的反共面目逐渐显露。为保却空军的后备力量,中共中央决定:王弼、常乾坤以及航空训练班的全体人员(包括延安方面派出和从苏联学习回来的)撤回延安。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驻新疆的军队不得不从新疆撤离,回国参加卫国战争。于是国民党军队乘虚而入,盛世才也见势,立刻倒向国民党一边,与共产党人决裂,开始抓捕共产党人。毛泽民、陈潭秋被捕并惨遭杀害。中共中央立即通知在新疆航空队学习的学员也马上撤回延安,但已经来不及了,此时新疆航空队的33名学员全部被国民党和盛世才扣留。而王弼、常乾坤及航空训练班全体人员早在1940年接到撤退命令,先行分批撤回延安。只是在返回延安的途中,在兰州到西安的路上,四人被国民党抓捕,在西安监狱,郑德、李凡受尽严刑拷打,烙铁烙遍了他们的前胸后背,最后英勇牺牲。而刘春成了叛徒,跑到国民党那边去了。

郑德、李凡英勇牺牲,给新疆航空训练班人员以极大震撼和深刻的教育。回到延安后,任平、李春华回社会部从事隐蔽战线的工作;周元清原来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回到延安后,到《晋西北日报》社担任记者,后来到中央工作。叶远枝因一个案子身亡。只有吴元任、林征、刘风、王连、王田仍在航空战线继续学习、工作。

新疆航空训练班虽然时间不长,人员不多,但它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这是共产党从外派学航空,到依靠自己的力量办航空的转折点,它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创办航空教育,是中共航空教育的最早尝试,最早雏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以后的延安航校和东北老航校的创办打下了扎实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空军的第一步。

王弼、常乾坤从创建新疆航空训练班开始,到创建延安航校和创建东北老航校,前后一共11年,这是中共筹建空军的一条艰难的历程。没有这一段艰难的历程,就没有1949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的成立,也不可能有抗美援朝战场上 “米格空中走廊” 的传奇。所以,这是一段不容忘记的历史!

1940年9月,吴元任回到延安后,先是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在党校见到了郑德的夫人黄杰,心里很是沉重。黄杰同志是一位老党员,她表现得很坚强。

1941年3月,延安航校(当时称为第18集团军工程学校),在王弼、常乾坤的主持下,在延安安塞侯家沟门村的土窑里成立了。吴元任同志担任航校秘书,刘风、王连二位同志担任教员。

1941年10月, 第18集团军工程学校与抗大三分校合并,编为抗大三分校工程队(以学习航空技术为主)。因工程队学员需要学习俄文,学校将俄文一队、二队、三队(工程队)合编为俄文大队。大队长常乾坤;副大队长何振亚,何辉燕继任;政治协理员李觉民,俄文三队负责人王弼;队长陶铁英、李本人、刘君杰继任;指导员刘端祥、崔庆元,肖琛继任;语文教员耿异才(耿一凡);俄文教员王弼(兼)、王琏(兼)、刘风;物理教员周宁、熊焰;化学教员谌亚选(兼)。吴元任与江泽民、丁立被分配为数学教员;

1941年12月,抗大三分校改为延安军事学院,院长朱德,副院长叶剑英,教育长郭化若。原第18集团军工程学校改为工程队。学院另设工程科负责工程队的教学,王弼任工程科主任。吴元任与刘风、王琏任助教。(未完待续)


(编辑:陈友云 审核:吴洛)

‍                     



‍                     

                                                  《《上一节‍      回目录  下一节》》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新发文章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