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廖友农||银 水 碑 与 永 德 桥

 二维码 24
发表时间:2024-01-15 15:39作者:廖友农来源:西南文学网网址:https://www.xnwenxue.com

去腊酉村老寨,要坐渡船过河。过河后,沿着一条斑斑驳驳的青石路往上走,就折上了一座古香古色的石拱桥。过得桥来,迎面是一座不高的山茆。山茆上,长着一棵硕大的枝繁叶茂的老榕树。老榕树像一把巨伞似的,把每一蓬枝干都舒展开来,以便承受阳光的抚弄。全然不顾那苍老的长长的弯七弯八的气根,裸露在外面。气根的旁边,立着一块石碑。碑上铭文刻的是:“长命富贵   银水碑   右走上寨   左走高雅   下走八开”的字样,字体是隶书。当地人说,这是一个指路碑。石拱桥紧挨着指路碑。

当地人对碑是很看重的。

碑是一种乡间文化。它记录着乡民们的悲欢离合,折射出另一种民俗文化的心态。一个碑,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村里有了什么大事,都用碑记载下来,示予后人,于是请人刻碑。刻碑的花费一般由乡民们自愿集资,也有乡绅慷慨解囊的。因为这是一种铭记行善积德的美事,一般人都乐于做。譬如说,某年某月某某为村了修了一个水渠或者修了一条泥路,都是通过碑这种格式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尽管这些乡民大多是目不识丁的,但有外来的人,他们总会自豪地指着某座碑做这样那样的介绍。碑上的文字,他们仍然不认识,但碑的内容通过一代代的转述,他们基本还是清楚的,明白的。

眼下的这个灰白色的银水碑,其实是石拱桥的附属品。

石拱桥高约三丈余,桥面用青灰色的大青条石砌成。桥两边也是用大青条石砌成石栏,俗称“拦马石”。或许是年代久远了,有些青条石的表面已经剥落了,有些则滋生着暗绿色的杂草和青苔,斑斑驳驳地暴露出沧桑的老态。我暗慎,这石桥灰白色的基调莫非与者同样灰白色的银水碑有着某种渊源?正想打听,正巧从老寨方向弯着腰踱过来一位花白胡子的苗族老人,估摸着年龄大概有70岁左右的样子,手中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烟竿。他立在桥边,看着我们指指点点的,没有吭声。陪我到老寨熟悉扶贫情况的蒙乡长认得他,说:“蒙老者,省里来的工作队,到腊酉帮助搞扶贫,想了解这桥的历史”。老人这才朗声笑了,接着咂了一口叶子烟,喷出浓浓的烟雾。在烟雾中,老人告诉我说“这桥也算是我们寨子的老古董了,有过好几个名字,最早叫‘永德桥’,后来也有叫‘禹善桥’的,是大清光绪三十年六月间修的。当时那边没有路……”他用手指了指河对岸接着说道:“附近计划、水尾、新华、八开四个乡的人到榕江赶场,都是从这条路这座桥上过的。其实再往前讲,那是听老辈子说的,原先也不是石桥,而是木桥。那时两广和云南、贵州的商人和老百姓,都从这里经过,闹热得很。好象是清朝雍正和嘉庆年间,榕江发了一场特大山洪,乌娘溪的水涨得很猛,把木桥冲垮了。大约在光绪年,有两位古州和平永的商人捐资白银,并倡导当地百姓捐款捐粮,才建成了这座石桥。桥建成的同时是立了碑的,对建桥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楚的。后来文化大革命,不敢叫这个桥名了,改叫腊酉桥。哎,现在的年轻人都只晓得腊酉桥了……”

完全可以想象当初的情景——没有桥的日子,走的是一条路直通县城。有了桥,四邻八村的乡民们出山进城究竟是从腊酉桥上走,还是从原先的羊肠小路走,的确需要明确的指路标记。

于是就立了这座银水碑

至于建桥的经过,原先专门有一座石碑记载。可惜在文化革命的年代,被破掉了,因为捐资修桥的在光绪年间就是榕江的两个有钱的商贩。红色的造反者怎能容忍黑色的铜臭玷污贫下中农纯洁的心灵呢?于是就应该被砸烂毁掉。这些年,进老寨的小路要重修,路与桥的相接处正好差一块垫脚的大石头,于是不知从那片荒坡上发现了断为两段的石碑,统统搬下来做垫脚石了。可惜的是年代太久远,碑上的文字好像是看不清楚了。

我沿着进老寨的泥路去寻找关于石碑的历史。其实不用寻找,一下桥,这座石碑就已经躺在我的脚下了。只不过,因为来来往往的人实在太多,人也走,牛也踩;碑上的文字确实无法辨认了。

听说前两年县文物管理所也曾经来人看过,看过后,也是摇摇头就走了。


                

【作者简介】廖友农,号巫峰山人。籍贯北京,1952年冬月生辰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系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文化旅游诗词学会理事、《诗词世界》杂志社常务理事、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客座教授。系上海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授予的“大风堂中国书画传承人”。中国硬笔书法学会会员。创作格律诗多次获得中华诗词学会,诗词世界等媒介举办的诗词竞赛并荣获一等奖。2020年获全国战疫诗先锋和“爱国诗人”荣誉奖章。获中华诗词家杂志社颁发的“2020中华诗词百花奖”。荣获全国第17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金奖,授予“德艺双馨中华诗词家”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雅集京,诗会百家”第四届全国百家诗会一等奖。格律诗《山中试新茶》荣获2021《诗词世界》优秀作品一等奖。荣获“红船百年”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同题诗词书法作品获第十二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一等奖和第四届“新时代”全国诗书画印联赛金奖。荣获2021“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和2021“四海杯”海内外诗联书画邀请赛金奖。入编《国家诗人档案》。获中国诗词家协会,中华诗词研究会,中华诗词传媒中心评定为“国家一级诗人”。


(编辑:陈友云   审核:吉庆菊)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