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潘宗旭 || 穿越历史的黄飘苗寨

 二维码 5008
发表时间:2023-10-24 09:44作者:潘宗旭来源:西南文学网网址:http://www.xnwenxue.com

黄飘村处于云贵高原东部黔东南州境内的苗岭山麓北侧,是一个典型的苗寨,这里地势雄伟,河谷纵横,造就了天然的地理屏障。黔东南流行一句话:侗家住水头,苗家住山头,依山而建是苗寨的突出特色,也凸显出这里别具一格的苗族风情,而苗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又与祭祀有关。

我已记不清有多久没有跨过飞云崖到黄飘苗寨了,因为这里是我爷爷、奶奶和父亲的家乡,是我的故乡。他们在世时经常在口里念念叨叨、心心念念的黄飘苗寨,就像是一个具有无限魔力的“禁箍儿”,无论我怎么甩都甩不掉,真有一种“生是黄飘人、死是黄飘鬼”的感慨。今年闰二月十八日,我与家人一行11人驱车200多里一早回到黄飘苗寨,参加了近年来最隆重的一次家族祭祖大典。

看着苗寨里蜿蜒曲折全部硬化的宽阔村道小路,一幢幢反射着阳光的白色瓷砖房,初春绿浪翻滚、清泉细流的大山……生出无限的激动和感慨。

树有根,水有源。此次召集族人的祭祖大典,本是在2022年就已组织,因疫情原因,不得不推迟到了2023年举行。但这并不能阻隔大家的热情,反让更多的人准备回归。又是一年。果然,今年黄飘苗寨的祭祖大典人数超过了以往,达到惊人的600余人。当身着苗族盛装来自五湖四海的族人走在黄飘村的大街上,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介绍,黄飘村为原黄飘乡驻地,是黄飘乡最大的村,2013年撤乡并镇,现为新州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黄飘村位于高大的黄飘高坡上,最高处海拔为1334米,分上中下3个自然寨,全村1800余人,98%为潘姓,都源于一个共同的始祖,分属于始祖下的两房。

今年祭祖大典是黄飘下寨的祭典活动,属于一次小房祭祀。为什么要进行隆重的祭祖大典?

老人说,这与我们这一房先祖的经历有关。带着疑问,今年清明节,我终于回到黄飘村参加祭祖大典活动。是日,活动从早上八九点钟开始直到晚上七八点钟才结束。其过程有,迎接姑妈回娘家、喝拦门酒、游行、呼龙祭祀、芦笙表演、晚宴、长桌宴等,仪式隆重繁复自不待说,让我这个游子也亲身体验了一下故乡黄飘苗寨的独有习俗和苗寨人的热情好客。而这还不是整个氏族,只是一个氏族中的分族祭祀,就已经如此隆重了!

下午14点许,祭祀的族人排着整齐的队列,每人手持一束白色的菊花,迈着沉重的步伐到达祖先墓地。墓地四周,早已围满了身着红衣紫衣配饰着闪亮头饰银饰手镯的妇女和穿着黑色苗装的男丁,年长者围跪在祖先墓前絮絮叨叨,忙着求子求孙;年轻的则聚集在树荫下、草坪上聊着久别的话题,互道家长里短,来日方长。一片和谐安乐、团结友爱的气氛。我的思绪飘飞到远古。据族人的口口相传和潘氏族谱记载,黄飘潘氏鼻祖军公原来居住在黄平县翁坪乡戥雄苗寨,鼻祖共有七子一女,长大后分徙各地。其五子泰公首迁黄平县谷陇镇岩英村,泰公生有四子,长子名项。项公为人忠厚老实,有勇有谋,遂被派往黄飘继承管理祖业。项公到达黄飘后,与族人和睦相处,兢兢业业,自强不息,勤劳持家,家业日曜。时值清朝初年,战乱频繁,苗寨也受到波及,项公被族人杀害于黄飘中寨,其遗腹子“漆项”尚未出生,随母逃往娘家谷陇大寨。漆公从小聪明伶俐,男扮女装躲过族人追杀,长大成人后经官方主持公道,得以回黄飘建家立业。

项公、漆公就是我们这一房的直系先祖,他们多灾多难的人生,不畏艰难、自强自立、开疆拓土的精神,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苗族迁徙史缩影。项公、漆公二祖的墓地相隔不远,一上一下,约二三十米,中间仅隔着一面小悬崖,以方便子孙后人祭祀。每次从族谱里翻读到他们的那一页,我都感动得泪流满面,心怀感恩,并暗暗决定,一定要亲自到他们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洒上一杯糯米酒,摸一摸墓碑上的刻字,以告慰他们在天之灵。时隔多年后,这个愿望终于在今年的清明节得以实现,深感欣慰。

悠悠往事,刹那芳华。历史终会过去,而苗族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黄飘苗寨因处于大山,山高坡陡,生活不便,先人们便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择地而居,留下了许许多多勤奋劳作的足迹。这其中连片的榜山木楼就是一大特色,给我的映像十分深刻。记得小时候我跟爷爷父亲他们去黄飘探亲,走谷陇,过团仓,看见了飞云崖,听到了喊泉声,最后在日落之前终于看到了炊烟袅袅的黄飘苗寨。寨子安静而祥和,隐于1000米左右的半山之上,房子大都修建在危崖陡坡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房子,我好奇地问爷爷:“这种房子怎么能住人呀?”爷爷说:“这是黄飘的‘螃蟹地’,很安全的。你看,它背靠插旗山,右倚四方坡,左傍架帮岭,像不像一个座椅。”似懂非懂间,我知道了苗族的居住特色,原来它是苗族的一种特色建筑,也是一种生活智慧。

后来,通过更深入的了解,我才知道原来苗族的房屋之所以修建在山上,是其习惯使然。苗族是一个迁徙民族,他们从干燥旷远的北方来到瘴气弥漫、潮湿多雨的黔东南,把房子修建在高山上,形成“吊脚”架势,不仅干燥通风便于居住,还兼具有瞭望塔的作用,便于随时侦查敌情,为苗族人提供了安全保障。而今,虽然苗寨人为了生活方便,大都已经修建了更加实用、安全的砖瓦房,但寨子的格局依然不变,还在原来的地方,不愿远离。

与苗族建筑相伴而生的还有它特有的语言习俗,作为从小就在200里外的非黄平苗族语言环境的三穗县长大的我,只记得从爷爷奶奶他们口里说出来的苗语像是鸟语,我听不懂他们,他们却能听得懂我。看来,我是丢失了一门母语,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不知道远古的祖先从遥远的北方迁徙来到南方后,作为一个纯粹的迁徙民族,究竟经历了怎么样的战乱、分离、跋涉,然后在异地他乡辨别、团聚、相认,再组建新的家园,靠的就是这一口不变的族群相承的记忆吧。虽然他们的语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有了一些变化,这一切都化成了一部苗族的迁徙史诗,成为人们研究、了解苗族历史的重要依据。但是,我们不难从他们的语言、服饰、生活用品、音乐乐器等看出他们的坚守,也可以从他们来到这里后就地取材、因地而建的建筑看出他们的智慧,令后人钦佩不已。

而先祖居住的黄飘之所以叫做“黄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苗族的一支来到黄飘(苗话称旺皎),只见山林茂密,水流源长,风水极佳,于是定居下来。后来这个地方被皇家看中,于是插草为标,拟建皇都(苗语中的皇家即是酋长,皇都即为城池),后因种种原因,建都一事搁浅,故“皇标”因此而得名。但古时讲“皇”字忌违,苗语中的“标”与“飘”又相近,书写时就用“黄飘”代替了,已有了几百年的使用历史。

黄飘成为苗族的落脚点和聚居地之后,一度繁荣昌盛。过了若干年,一祖两支潘氏族人来到这里,他们不畏强权,为人本分,尊老爱幼,团结一心,经历了许多磨难,逐渐成发展成为黄飘的一大姓,至今已经繁衍了十几代人。解放后,从黄飘苗寨走出去的潘氏族人,都在各行各业取得了不小的建树,有的为官安守本分,不贪不腐;有的从商诚信经营,不欺不诈;有的种田缴纳国库,无怨无悔;有的出国打拼出一片新天地,扬我国威……他们把苗族勤劳本分和不畏艰难的优良传统继承了下来。

优良的家风传统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黄飘苗寨历史不仅仅只是如此,随着历史的发展大潮中不断推向前进,在古代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就是著名的“黄飘大捷”。

据史载,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三月二十三日,清湘军荣维善部约1.8万余人欲取径黄飘进发黄平镇压起义的苗族义军,企图与川军唐炯部汇合。起义军首领张秀眉的大将包大肚提前侦悉清军动向,他采纳了当地大姓潘氏族人首领和战役总指挥黄飘人厚里讲等人的建议,制定了“利用地形,架设假道,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战略方针,由起义军和附近苗寨黄飘、白记、新庄、王家牌、杨家牌、新街、铁厂、牛场等苗族人为主体的苗民共万余人在黄飘大坳东一公里的团仓设伏。清军主力以荣维善、黄润昌、邓子恒等率领,不明就里进入伏击圈,被起义军各个击破,死伤惨重。此战,荣维善以及其余将领数十人战死,仅苏元春率数千残军逃出重围,起义军取得了辉煌胜利,史称“黄飘大捷”。

黄飘大捷是我国古代少有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团结一心、奋勇追敌的经典战例之一,曾并被写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经典教材,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战争史,特别是西南苗族战争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时过境迁,如今在黄飘北部的团仓耸立有一块“黄飘大捷遗址”碑,碑文为贵州省原省长王朝文书写,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旅游,探寻古迹。同时,在黄飘苗寨一个名为“古壁翁”的山上,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二个“甲午”日,黄飘及附近苗寨几十万苗族群众都会在此举办隆重的为期3天的芦笙会,活动主要有踩芦笙、斗鸟、赛马、篮球赛等。进入新时代以来,这两个地方已被当地政府打造成了民族旅游胜地,成为黄飘苗寨两张响当当的旅游名片。

当然,黄飘苗寨的旅游资源不仅仅是芦笙,还有很多民俗节日、风俗、景区、苗药等待开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黄飘苗寨一定会绽放出属于它的更加光彩靓丽的一面。

历史已淡泊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但是,记住历史,缅怀先辈,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简介:三穗县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审核:杨荣昭)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