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钟山文学沙龙第30期点评(一)

 二维码 9832
发表时间:2023-06-14 21:05作者:六盘水钟山文艺来源:西南文学网(六盘水钟山文艺 )网址:http://www.xnwenxue.com




图片

熊定才:一路阳光


   我谨代表钟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对钟山文学沙龙活动满30期,表示热烈的祝贺!

      长期以来,钟山文学沙龙,一直坚持为钟山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而不懈努力。大家在资金短缺、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凭着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先后举办了30期文学沙龙活动。沙龙紧扣时代主题,优化选题创作,把提升文学创作质量为己任,不断推出一批具有钟山元素和钟山记忆的优秀文学作品。因之,培养了一大批文学创作后起之秀。沙龙成员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贵州日报》《天津日报》《散文选刊》《贵州作家》《诗选刊》《诗歌月刊》等主流文艺报刊发表文学作品500余件;在省级、市级主办的文学征文比赛活动中不断获奖;一批批作者凭着自己的辛勤创作,用作品说话,用实力证明,加入了省作家协会。甚至有部分作者,像赵开云、吉庆菊等,直接公开出版属于自己的散文、小说专著,用情感、用心血、用行动来为钟山文艺争光。

      现在,我们文学沙龙团队,又具体牵头举办“钟山区文联钟山文学沙龙第30期活动”,大家准时准点前来参加活动,看得出是对文学的无比尊重和热爱。

      我常想,我们基层文联应该做什么。其实,我们基层文联就是要做文艺活跃的氛围,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服务。大家可别小看我们钟山文学沙龙,它如池中养鱼,里面可能就是一些活动的小鱼小虾,但它们总有长大之时,总有鲤鱼跳龙门之时,会一跳惊人。

       我始终认为,攀登文艺之峰犹如攀登珠穆朗玛峰,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爱好文艺的广大创作者前来攀登高峰。他们能够前来攀登,在峰脚哪怕是望望、绕绕、想想,我认为已经是很好的氛围。他们能够迈步向前,已经是小有收获。能够坚持攀上文艺山峰的中部,已经是很成功。当然,攀上峰顶的,毕竟是少数,那绝对是大师级人物。

      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文学创作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支撑,一切与文艺有关的创作,都要以文学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看得出在文艺领域内,总书记把文学排在前面,充分说明文学的重要性。大家在为生存而繁忙劳作的前提下,能够抽出时间研究文学,从事文学创作,为钟山文学的发展繁荣而努力,让钟山文脉代代相传、文气久传不衰,很了不起,我向大家致敬。

       岁月静好,保持敬畏文化之心,行走在钟山文学崛起的大道上,一路阳光。




图片


赵开云:第30期沙龙作品浅见


      本期沙龙作品我分评《神鹰展翅的地方》《银杏花开》两篇,两篇均为散文。下面谈一谈个人的一点浅见。

      关于《神鹰展翅的地方》一篇,作者用细致的笔触向读者展现神鹰寨。文本分三部分叙写神鹰寨。第一部分写神鹰寨的来由、民族支系及 其服装特点,还介绍了小花苗的花房,这一部分主要从神鹰寨固有沿袭的民族文化介绍。第二部分写神鹰寨的“四雄”,四个为神鹰寨的人文发展发挥带头作用的领军人物,以及从七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对神鹰寨人的影响及带来的切实的变化。同时还顺带介绍了神鹰寨的几个游戏、器乐、蜡染等。第三部分写神鹰寨的祭山节。

      由文本可以看出,作者对神鹰寨、沙拉村怀有深厚的感情,想把神鹰寨的好全都介绍给读者,写得比较详尽,但这样的结果导致了结构臃肿且主题不明确。再者写那么多民族文化的内容,本身就是值得思考的,要切实落实相关民族性的叙写是否有误差,怕有相关问题。还有开头写沙拉村那一段内容,貌似对后面着重介绍神鹰寨没有太大意义。还有关于文本的标题,“神鹰展翅的地方”,标题应该隐含了作者对神鹰寨未来展翅高飞,发展越来越好的隐喻祝愿,但是文本除了第二部分关于“四雄”的叙写里有体现,其他两个部分并无太大体现。

    《银杏花开(外一篇)》包含两个小篇目—《银杏花开》和《双洞福地》。银杏一篇,语言优美,文意流动,以轻盈的文辞写了下马桥、杏湖、妥乐绿海、桥下溪水、银杏树王等妥乐银杏群里的景致,作者以一种轻缓而温情的语调,牵引读者走在有着优雅弧度的石桥上......恍惚间,我似乎感受到穿梭于过去与现实之间的风雨和过往。掬一口古井水的清凉,银杏的自由与宽容给我一次隔着文字的牵引,顺着溪流、踏着晚归耕牛的脚步、徇着泡桐花的幽香,探寻西来寺前尘过往的静默,到底是西来寺陪伴了千年银杏?还是千年银杏映衬了西来寺?那个儒雅谦和的官员,站在下马桥上,以不变之姿守望着妥乐的繁荣昌盛。“噗啦啦”,石桥上欢舞白鹅的拍翅声把我从文字里拉出来,我跟随作者轻盈笔触温言细语的思绪跌落回尘世里。“妹子把福气的泉水给我灌满瓶子”,看到这里,我会心一笑,有轻柔的风拂过我的心。

     文本轻盈优美,语言优美动人,意境也好,唯一不足在于结构上界限不分明,给人似清楚却不分明的印象。建议稍作修改,让上下马桥内容于结构上能清晰浮现。





图片


郭灵莉:钟山文学沙龙第30期评论


    一、散文《春之声》

      《春之声》包括“春行”“顺河而行”“到乌蒙草原去”“牌坊新村的早晨”4个小篇章,近15000字,个人认为,本组散文各章节的布局合理,叙事节奏和方法多变,作者在不同的章节分别运用倒叙、插叙以及顺叙的方式,分别描写了南开跳花场、水城河、乌蒙草原和广安牌坊新村的新时代里的新风貌。整篇作品里有针脚绵密的细节、圆熟细致的叙事,有独到的见解与发现,有朴素却不失匠心的语言,是一组很走心的关于春的系列散文。

       1. 俗话说得好,“写作不是照相机。”文学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文学真实从生活真实中来,融入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体验和发现,体现作者的美学观念和审美趣味,展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性化的表达技巧,更揭示生活本质的逻辑力量。这就要求作者要学会比较,知道轻重,懂得取舍,不仅要写出新意,也要详略得当。个人认为,这组散文在详略得当方面可以再加强一下。在这组散文里,作者把自己看到的、感悟到的一一写在文章里,而且写得都比较具体,给人的感觉内容很杂而多,仅人物,就有老邓、老邓老婆、张老师、冯老师、代老师、付老师、段老师、李老师、祝金花、祝金梅、小吃店老板、老板母亲等众多人物,除了老邓,大部分人都是一点而过,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个人认为,部分与主题无关的人还有景,可以省略,或者可以一带而过;与主题有关的人可以再详细地进行叙述。如:走几步,就遇到在大连旅游学校读书的祝金梅,她是为了参加跳花节特意赶回来。 姑娘很健谈,和她同行的几个女娃一样,也都擅长跳芦笙舞和喊歌。一会儿的活动她们 都要上场,看来,这久违的跳花节大伙儿都 盼着呢。个人认为,作者在此处并没有交代清楚祝金梅的情况,她是南开人吗?是哪个地方的人?一个人回来的吗?作者没有交代,显得比较突兀。

       2. 个别地方的语言缺乏文学性。如水城河这一段:

       2014年,六盘水启动了水城河综合治理工程。

      2016 年,总投资 21.81 亿元,对市中心城区 20.978 公里长的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包括水城河干流、明湖支流和德坞支流的建设。铺设了截污管、截污沟、中水管,河底清淤 30 万立方米,绿化面积 43.61 万平方米。治理内容包括防洪、治污、截污、清淤、水环境治理、生态补水及生态修复、景观打造等工程。消除了水体黑臭现象,达到水体感官改善;同时,依托水城河改造,提升了 沿河两岸的商业、文化价值。全方位、多角度打造了水城河整体景观效果,还打造了可持续的水城河水系生态管理体系,划出水城河综合治理“路线图”:污水提质增效“四步走”、 海绵城市建设“三协同”、河道生态修复“两提升”。

        这种叙述在报告文学里比较常见,但是在散文里,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尽量避免,但怎么样避免,我个人也在探索摸索中。

        3. 本组散文分别描写了南开跳花场、水城河、乌蒙草原和老家牌坊新村的新风貌,通过所见所闻引申出新时代处处有春色的大主题。个人认为,前三个是关于六盘水市的,第四篇是作者写四川广安县的,建议第四篇单独成篇。

       二、诗歌《父亲的叙述》

       这是一组关于三线建设的诗歌,从父亲这个小切入点引出三线建设这个大主题。这点做得很好,诗中也不乏可圈可点的句子。如:父亲的胸膛除了岩石,还是岩石/除了矿石,还是矿石   水钢人啊,用钢和铁/喂养数十万盏人间灯火

        1. 语句还不够精准凝炼。如:

所有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涌来

所有人,血气方刚、生龙活虎

10 万人的誓言,撼醒了沉睡的青山

所有人,个人认为不太精准,是不是可以用“那么多人”等类似的词语?

2. 个别语句稍显直白,缺乏诗意。如:1964 年开始,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

3. 有些地方可以再扩写一下,诗歌也需要细节。如第二部分——父母爆破这一小节。

还有:三线建设时的艰苦环境,这首诗中着墨也不多,也可以再增加一些描写。

最后想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大多数是普通作者,能提起笔写,喜欢写,就是值得点赞的。写作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可以督促你去不断读书,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汲取写作精华,不停地写作。去共同交流、探讨,取经,不断修正不足的地方,特别是填补写作的盲区、误区、薄弱点,所以说,写作于心于脑都是好事。

让我们一起坚持!



图片

黄丹:文章是裁剪的艺术


    写作时,我常感觉最重要且最艰苦的工作不是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如何加以选择与安排,怎样给它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

      确实,文章的布局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文章是“裁剪的艺术”,有选择就必有排弃,有割爱。在兴酣采烈时,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所想到的意思样样都好,尤其是费过苦心得来的,要把它删减掉,心中定会万分不舍,此时要有“剪裁师”的敏锐和果断,我就以此次我阅读的几篇沙龙作品来谈谈感想。

      《天生桥畔风光好》这部报告文学分别从产业振兴、生态文明、乡风文明、医疗健康、“天仙桥”民间传说等五个方面对天生桥下的几个村风貌进行了叙述,表现了天生桥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好。层次上,前面的四个部分叙事性极强,有具体人物,有对应事件,而“天仙桥”民间传说这个部分和前面内容有断层,内容衔接不上,没有层次之分。此部分如放在开端,定能吸引住读者兴趣。在具体内容上,说得不够清晰,不够透彻,如在第三部分文中说“人们常说,最美的风景是人。如今,在金盆乡,垃圾分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群众文明习惯蔚然成风,家家门前有垃圾桶,有排污管道。道路干净又整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往来的陌生面孔越来越多,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也越来越自信。”主旨句和后面的陈述勾连不紧密,人的“美”没有详细地呈现出来。

     《大美凉都》这篇散文可以写成一个系列,那么,凉都之美系列就可以分为“美在气候宜人”“美在山水之间”“美在交通枢纽四通八达”“美在一幢幢楼房鳞次栉比”“美在网络时代变了人们的传统认知”“美在各族儿女心手相牵”“美在“三线建设”所创下的文化元素符号”“美在生活日新月异”等几个篇章,但有些内容来说个人感觉没有抓住凉都这个城市的个性特点,它的独树一帜,城市魅力没有很好的展现出来,每种美都提到了,但是没有给人一种眼前一亮,想去深入了解的冲动,作者还得深思熟虑地去挖掘和筛选。关于美的描述可在展开来写,比如“美在气候宜人”这个就是凉都的一大标志特点,可作者只用了简短的五十几字符就写完了。                 

     《樱桃》这篇纯粹的描物散文小巧玲珑,写到了樱桃的外形、颜色、口感、营养价值等,但有些语句前后有错乱,更换顺序或者进行适当删减更合适些,比如第4段落说“樱桃不仅酸甜可口,营养价值也很高”,后面没有提到具体的营养价值,而在第8段说到“樱桃不仅口感美妙,它还有着丰富的营养”,后面才说到了具体的营养价值,从全文来看为保持内容的精简和统一,把第4段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删掉更好。再者,这篇作品单纯状物,没有一个情感精神的寄托,思想性缺失。

        读完这些作品,细细对比分析,好作品在结构上需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是层次清楚。第二是轻重分明。文章既要分层次,还要分轻重。可以避免单调,起到抑扬顿挫之韵,让读者读起来有酣畅舒服之感!



图片



图片


王华:钟山文学沙龙第30期点评


     读了《保证与承诺》之后,让人很压抑,主人公陈阿根是个屡教不改的,他的女人是一味的忍让,然后还是被打死了就结束了。既没有看到矛盾冲突的激烈,也没有看到人性的光辉一面,人物描写似乎就是一如既往的单一,人物性格也一如既往的单一,整个人物塑造也是一如既往的单一。让人不禁有以下一些疑问:

一是陈阿根既然与生俱来就是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的男人,又没有任何的特长,居然娶到一个漂亮懂事的老婆,让人有点不可思议,文字从头至尾并没有埋下这个伏笔。比如矿工陈阿根原先是个勤劳的人,或者是个帅哥,这样才能为他娶到漂亮贤淑的老婆打下伏笔。

二是人物的性格,特别是陈阿根的性格为什么就没有个前后对比呢?老婆都被打死了好像还是那个样子。

三是难道一定要表达这么压抑的一个主题?能不能顺便表达一下人性善的一面,比如让陈阿根有恶有善,有打老婆的一面也有关心家人的一面行不行呢?

读后我也在想,假如是我来写的话,这篇小说该如何写呢?我想题目可以用《阿根打老婆》或者《打老婆的阿根》,先对阿根所在的村子进行一下交代和描写,然后说这个村自然环境多么的恶劣,人穷难娶老婆,多光棍,继而交代一下阿根的脾气火爆,但是有什么手艺之类的,有手艺饿不着,为他后来娶到老婆埋下个伏笔。然后暴露出本性来就是屡教不改,打了很多次,终于把老婆打死。然后娘家人来如何闹的,村里出人命了怎么调解的。还是让他有个儿子,然后儿子娶了媳妇,让他怕儿媳,让他打老婆的性格与怕儿媳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比如,儿媳不在场他如何的吹嘘自己的能耐,儿媳在连屁都不敢放个之类的。然后在他生病或者正常老死的时候他心里一直堵着的一道坎如何解除,他如何救赎自己的灵魂。比如,随着年龄大了他就经常跟儿子交代要准备两口好棺材,等他死的时候要把被他打死的媳妇再装殓一次和他一起安葬之类的。然后总想着到时和地下的媳妇相遇的时候不知道她饶不饶恕自己之类的也可以往下编一些。这样可能会更好一些。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小说人物塑造的一些方法。人物塑造无外乎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鲁迅语言简练冷峻,寥寥几笔,画得人物大致轮廓,吹一口气便跃然纸上。鲁迅写《祝福》里的祥林嫂最突出的就是外貌刻画,第一次来鲁四爷家做工的祥林嫂刚死了丈夫,“她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岁,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而她第二次来鲁四爷家时儿子阿毛被狼吃了,所以她虽然是一样的打扮,但“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么精神了。”我见祥林嫂最后一面是在她临死前,“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时的祥林嫂不仅是一个乞丐,也是一个活死人,十年来的命运遭遇全都在脸上摆着。

《故乡》里的闰土也是一样,原先紫红色圆脸,戴着银项圈的英勇刺猹少年,多年后再见变成了脸色灰黄,皱纹满面,唯诺木讷的下人,其中包含的无奈辛酸一言难尽;《风波》里的九斤老太口头禅是:“我活到七十九了,活够了!”“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就这两句语言描写让整个人物显得生动可笑;《阿Q正传》里的阿Q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些都是极富有阿Q特色的语言,“虫豸”、“孙子”、“畜生”是他眼中的别人,也是别人眼中的他。什么人说什么话,一个欺软怕硬,自欺欺人的乡村闲人形象呼之欲出。阿Q出彩的地方还在于对他的心理描写,面对日常受辱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在土谷祠意淫造反那段非常精彩,阿Q革命的目的只是为了报私仇、抢钱,抢妹子,也是平常欲望,只是在鲁迅的土味描写下,笑果斐然。

还有,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其中孔乙己掏钱的动作令人印象深刻,日子凑合时买酒是“排出九文大钱”,迎面而来的阔气,偷书被打折了腿之后还喝酒,“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尽显窘迫。小说中也多次描写到孔乙己的神态,被取笑时涨红了脸争辩,或者不屑争辩,或者颓唐不已,到最后恳求不要取笑,穷苦又老实的读书人形象便立住了。

个人觉得写小说的话,可以向鲁迅先生学习一下用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来开展人物塑造,这样让小说的人物立起来。

《银杏花开(外一篇)》这两篇散文虽是采风创作的应景之作,读后却让人感觉感情真挚,意境高远,且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这个也是近年来作者在散文创作上的一大进步和改观,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在此,简要谈点对散文的认识,即思想是情感的灵魂,真情是散文的命脉,然后在抒发情感时,如果能借助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灵活选用句式,巧妙地做好引用、化用等,就能使散文形质兼美。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图片

代庆香:与诗歌如约而至


今天的文学沙龙点评,我被龙主吉庆菊老师分配到的点评内容是两首现代诗歌。它们分别是《走进岩脚古镇》(组诗)和《水疗》(组诗)。

一、 首先我们来读一读、说一说《走进岩脚古镇》(组诗),不瞒大家,我把这组诗读了不下三遍。这组诗歌整体风格和表达情感主题简单明了,情感浓烈又真挚,富有感染力。这组诗歌分别由品岩脚面、登焰山、游岩脚古镇、走三合桥、吃岩脚凉粉、赏廻龙溪、夜泡廻龙溪温泉组成,从分文题来看,它们可以整合的,如:品岩脚面与吃岩脚凉粉合并为一首,文题可以取为:岩脚的面与粉。又如:游岩脚古镇与赏迴龙溪,也可以合并为一首,主题可以取为:行走岩脚。整合后的诗文,诗意简明又浓郁。品岩脚面、登焰山、游岩脚古镇、走三合桥、吃岩脚凉粉、赏迴龙溪和夜泡廻龙溪温泉的品、登、游、走、吃、赏、夜游这些文题前的词语全部删除和拿走。如:品岩脚面,去掉品,诗人描述出岩脚面的滋味,让读者自己去品去尝去感受,可能更有感觉,别有一番美妙的滋味涌上心头。诗,必须留白,不要写得太满太实,包括文题。

对这组诗歌,我特别喜欢赏迴龙溪这一首,要问为什么,因为这组诗歌里只有这一首诗歌的语言比较干净、准确,富有诗情画意,令读者陶醉于其中。

二、《走进岩脚古镇》(组诗),这组诗歌语言不够精练、冗拉、重复、多频词太多。例如:《品岩脚面》中的象声词哗哗、哗啦的,嗒嗒、嗒嗒的,张佐辰这个人名在十五行诗中出现了5次,这种表达方式不可取。其它几首诗歌中的副词,介词使用不恰当不正确,如:《吃岩脚面》中的:在天地之间 加上迴龙溪   在廻龙溪边,加上岩脚镇   在……加上……在诗中的反复使用,反而削弱了诗意和原本诗人想表达的情愫。如果我们改为:天地之间的迴龙溪    迴龙溪边的岩脚镇等等,依次同上修改,诗味依旧,简明的语言词语在诗中,情感场景才更丰富,也更好诗意化的表达,诗味更准确和浓郁了。

三、诗意不够个性化,这组组诗,虽然有了一定的画面感,但个性化的语言和匠心独特的情感不够丰富呈规,表达不够深刻,浮在面上。从诗人的描述和文笔来看,诗歌有自己的心灵体会和成熟感,应该是一位不错的诗人。我感觉到这组诗,诗人欠挖掘、也欠时间酝酿和推敲。

四、建议作者在自己的表达方式上,尝试着新的诗歌架构和多使用个性化的诗歌语言,突破原有的诗歌底色,创作出更加具有魅力和令人回味无穷的诗歌,留给读者充分展现视觉、听觉、嗅觉以及触景生情的优秀诗歌,期待!

我们来读一读,说一说《水疗》(组诗),读这组诗歌,可谓光怪陆离,云山雾缭绕。来来回回读了几遍,生僻晦涩,一些莫名其妙又毫无关联的词堆在一起,高高的,满满的,让我百读不解其意。

《雪花变为水的那一秒》这首诗歌似童话世界又非美好境地。一些神灵与雪花融化为水有关联吗?读罢,感觉作者生存在自我的世界,自我的欣赏和美好又矛盾重重之中,一会儿仙境,一会儿又成了炼狱的地牢,一会儿低吟自已忧伤的歌……让读者摸不清头绪,产生不了共鸣。雪化成水,有多少人不知的场景,也不重要了。让人捉摸不透的诗境,可能永远属于作者秘密的幸福之地。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充满情感与想象、结构跳跃又富有节奏和韵律美的。用心写出来的诗,让人读懂,才能产生共鸣,启迪心智,走出自我,推开紧闭的门窗,诗歌才有了诗歌的意义。诗歌有吸引人、感动人、鼓舞人、安慰人、激励人的作用,那才是好诗。

又如《一场雨的救赎》这首诗歌本身没有问题,但读来又与文题不符。《水疗》这首诗,文题吸引人,但读后很失望,沙漠骆驼这部分,有点小意思小意境,突然作者文笔转向沐浴的白鲸,上句不搭下句,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绪,不得其解。

诗歌表达“喜、悲、怒、惑、忧”等,但组诗《水疗》表达更多的怨,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我愿意化作一片云》中的“听耕地的老牛粗粝哀叫,欣赏它委屈的眼神”,若作者不是为了诗而堆砌诗歌语言,用文字串联的想法和做法,我想质疑诗人:老牛耕地很辛苦了,你却化作一片云去欣赏它委屈的眼神,你没有心底生痛,可怜,惜怜之心?

读组诗《水疗》,让我感受到作者追求新奇的写作手法,但对诗体和逻辑解读需要培养和强化。诗歌一定要让读者可以进入诗歌中体验感受、思考,我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意义。建议作者在创作时,要用最通俗易懂又个性化的语言叙述生活,感悟生活。诗歌绝对不是语言的简单堆砌,也不是文字串联的游戏。诗歌需要深刻感知、细致雕琢,晦涩和不顺畅,尽量避免。

作为真正的诗人,我们创作的诗歌是让人读得懂,走得近,悟得明白的。没有必要刻意使用一些特殊的表现技巧,也不要特意模仿所谓高人的表达方式。也没有必要把自己的诗歌设定为令人费解、难以琢磨、烧脑的艺术效果。

期待钟山文学沙龙的诗人们用心用情用爱书写凉都六盘水,书写钟山的山水、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文化传承,期待美好又优秀的诗歌,如约而至。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新发文章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