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陈友云 || 印象团岭桥

 二维码 4151
发表时间:2021-09-26 14:47作者:陈友云来源:西南文学网网址:https://www.xnwenxue.com

团岭桥是故乡一座很有年头,又青春焕发的石拱桥。它串联着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故事与记忆。它位于湖南邵东团山镇,具体位置处于曾各屋、莲塘桥、栗山三村交界处。那里幽静偏僻又神奇热闹,尤其是以石板路为乡间出行“大路”的曾经,团岭桥就是连接四面八方不可或缺的集结地,聚焦点,而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其热闹更甚过年。

说起团岭桥,其实并不比我常走的“栾木桥”“屋子堂桥”印象深,走得多,“屋子堂桥”小学五年基本打桥上过,“栾木桥”是高中三年的必经之地。而团岭桥走过不超十次,却有另一种情怀与心境。关于团岭桥,最初的记忆、认识来源于奶奶、母亲那神秘又并不连续的传说。

母亲娘家栗山位于团岭桥北面,距桥直线距离不超八百米,在当年以河为界、以山为界的村级、乡级行政区域中,门前那条两尺来宽的石板路,正是南来北往行人下团山、走界岭、去青树坪等地的乡间“大路”。所以母亲不用走远,打小就见过许多轿来轿往到团岭桥来拜“桥亲娘”认“桥亲娘”的各路香客。也打小跟在大人身后,到团岭桥看热闹,捡供果供品。据母亲回忆,当时胆大的大娘婶娘一到七夕节,整晚不睡,守株待兔般守候在各个路口,见坐轿提篮的去认“桥亲娘”,有的以带路为由;有的以帮忙提东西为幌子;有的以讲配足、讲祝福奉承话为名。趁人不备,提着“鸡、鱼、肉”三牲祭品,没命地往山上溜。远道香客一时不适应,也会骂骂咧咧三两句。大家便你一句我一句说道劝解:“你也祭,我也祭,菩萨当真呷了吗?心意到了就行。”“就是,菩萨是谁?是上知五千年,下知数万年的智者,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是香客也是施主,是有善心的人。”渐渐地,来认来拜的施主,只需前期用心准备,至于三牲、供果、钱纸、香、烛、鞭炮是否能如数到达桥面,早已无关紧要。因为大家一致信奉“心诚则灵”;二是拜菩萨拜的是心安,接济施舍贫穷就是菩萨心;三是因果有缘,善恶有报,普度众生。

至于看热闹、抢供果、捡零钱,那又是一道乐趣与风景,团岭桥西岸连接三条“大路”,北面往栗山出口;正西往缺堂湾、里塘坳方向;西南往莲塘桥方向;东岸一条主干“大路”通曾各屋往团山乡政府方向。香客施主点好钱纸、线香、蜡烛、炮火祭拜后,便将供果、零钱撒向两岸与桥面。母亲曾捡到过“袁大头”“纹银”与“铜壳子”。呷的则有斋粑、糍粑、糖粒子、橘子、枣子等。

每撒一把,引起一阵喝彩、一阵找寻,细心的施主,也常常会留一小分,悄悄分发给更弱小的小孩。

捡完呷的与零钱后,孩子们还有一项乐趣,那就是捡鞭炮。那时的鞭炮不像如今的电光炮,一点就着、一着就响。曾经的鞭炮易回潮、易脱引线,所以每堆鞭炮响过的地方,总会扒出许多哑炮。不知那时物质匮乏,还是单纯无芥蒂,得个鞭炮就可以玩一天、高兴一天。并认为鞭炮热闹喜庆,因为它常常是过年过节才响起。有了一把哑炮,一窝小孩便黏糊开心整天。有时将鞭炮从中一撇,火星一点,“噗哧”一声,一股蓝焰窜出,一串笑声窜出。有时将撇成“V”的哑炮围成圈、排成线、累成堆或将硝药剥出,集中燃放,一起欢笑、一起打闹。时常想,那鞭炮玩的,其实早已不是燃放时“噼里啪啦”的声响,不是“噗嗤”窜出的五光十色。燃放的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是天马行空的童年梦想。而捡来的分分钱,用处可不少,买支铅笔、一块橡皮、一个本子、几两食盐,偶然也花分钱买颗粒子塘,含半天,甜满心田。哪怕人到中年,亦或耄耋之年,回味,那甜似乎在舌尖。

诚如八十八岁的母亲,聊起团岭桥,往事依然历历在目,仿佛都在昨天。

母亲常说团岭桥是遇了仙的桥,至于什么人什么时候修建的,老辈传古人也不知道,只说打小桥就在了,而且一直现样子,变化不大,一直平安护佑百姓,千百年来连杯子都没损坏过。而团岭桥的传说往往与罗汉塘同在,罗汉塘既距团岭桥北面百米远一池塘。说两地同时施工,一天,有七人经过罗汉塘,口渴讨茶喝,主人说:“喝茶啊,还没烧,喝水吗,还没挑。”看路人走远,还自语:“臭告花子、懒告花子。讨茶喝,我自己都没得喝。”听到这不友好说词,路人轻轻说了句:“此塘要干不干,要嵌不嵌。”于是这塘一直半满。

当七人走到桥边,师傅正在专心致志砌桥压石,听说想茶喝,便痛痛快快,热心地说,“茶就在那,你们尽管喝。”看着忙碌的师傅,专注的神情,路人说:“好心人,你这桥千年不塌万年不夸,不要放磊石,永远平平安安。”正要谢贵人贵言,七人却不知去向。自此,团岭桥遇仙之传说不胫而走。而桥面确实没护栏条石。不管是古老的传说,还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憧憬。其实遇仙的传说无须证明,无须补充,遇仙实质,就是人们由内而外激发出、散发出内心纯朴实在的真情、慈悲、同情与友善的品质。

因团岭桥遇了仙,便自然成了天上人间的“鹊桥”。某年七月七,孔子老先生告诉其弟子(董永与七仙姑之子),让其守候桥边,并说:“青衣青裤莫扯,穿红裙子的才是。”孔夫子的神机妙算,让久别的母子重逢。但仙姑赐了个宝葫芦,叫儿子转交先生。不曾想,先生一打开,一味真火,“噗嗤”一声,烧掉了孔夫子胡子。原本一甲子一百二十年,因孔老夫子泄露天机,所以如今一甲子只剩一半——六十年,并有唱词:火葫芦、烧胡子,一烧烧掉半甲子。

甲子一轮转,许多事物周期缩短了一半。周期的缩短难说是好是坏,是发展提速还是打折压缩,但看知识的更新确实日新月异;但看时代的进程确实日新月异。

不管是遇仙还是认娘,团岭桥都成了方圆百里的仙桥,自此,每年七夕慕名前来认“桥亲娘”的络绎不绝。

来此认桥亲娘的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富裕富贵之家,子嗣干贵,所以不分男女,出生头年,便虔诚又隆重地准备祭品、供品前来拜认。出手大方豪气的,甚至备全猪全羊来祭拜,而这祭品供果大家打牙祭,见者有份,算得实心实意,布施布施。一类是普通百姓家,这种家庭认桥亲娘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五是男孩,女孩子认,那是特例。在农村,男孩一出生,拜祖上,捉大公鸡、封红包、放鞭炮到外婆、媒婆家报喜。还要慎重其事请先生排四柱、算八字,八字相剋的要认;八字大的要认;八字命运多波折的要认。有些不仅要认还要寄名,因此在当地叫“桥伢子”“桥妹几”的不少。有些家名字更稀奇,爷也“桥伢子”,崽也“桥伢子”。而当地的取名是非常讲究的,可谓每个名字都有其寓意,而长辈晚辈之间是不能重字重名的,否则被视为不尊不孝,不伦不类。这也是中华文化传统与西方文化之差别。它不像《百年孤独》中,几代人都叫什么奥雷里亚诺、阿尔卡蒂奥等,重复的名字来回倒腾,长幼不分,父子不分、叔伯不分、子侄不分,乱糟糟如扯烂的棕。但为了子孙兴旺,平安健康,也只好同叫“桥伢子”了。当然像这样的人家,即便行善不多,但绝不会做恶。

少不更事的我们常缠着奶奶刨根问底:“为什么祖孙都认桥亲娘、都叫一个名、辈分不乱了吗?那么多人都去认,桥亲娘记得住吗?”

奶奶无法解释,沉着脸,半生气地:“呸、呸、呸、乱管,到一边去。”并双手合十,虔诚忏悔“大人不计小人过,大人不计小人过。”

后来,我也有一次拜“桥亲娘”的经历,那是堂弟出生头年,我四岁多,奶奶说带我去,所以兴奋一晚的我,稍微有点动静,翻身下床,折腾几次,终于听到奶奶的声音。屁颠屁颠紧随大人身后,既兴奋又紧张;既好奇又小心翼翼。第一次去团岭桥,还不是去外婆家那条路,从土堂湾、里塘坳经缺堂湾,一路房屋、一路池塘、一路稻田,高一脚底一脚。有点害怕,拍摔到塘里田里;怕掉队,怕路边小孩欺负、怕狗咬。但不觉累,清早同大人赶了六七里路,在婶婶的催促下,第一家赶到了团岭桥,并在桥上虔诚地作揖磕头。返回时悠然漫步,大家落落心心回家。多年后才明白,原来去认桥亲娘时,人们可以随意拿走祭品,叫“渡”,是菩萨默许的;而从团岭桥返回时,再拦再拿,那就是“抢”,是人间道义所不容的。而那时的百姓准备“鸡、鱼、肉”三牲实属不易,那时队里村里普遍之家平常日子难见油星,只有元宵、插田、端午、七月半、中秋及过年才见油水。生日,父母记起了,顺意了,煮个鸡蛋;没想起、或不顺情,别说鸡蛋壳,还少不了“笋子炒肉”一顿打。

堂弟认桥亲娘的运气真好,清早认了桥亲娘,祈求保佑落了心,还完完全全将祭品带回了家,真个两全其美。

而小小的我也有自己的收获,看了新天地,拜了桥亲娘,自此与团岭桥、七仙姑、桥亲娘结了一道缘,若家人不爱,在桥亲娘也会爱的假设、假定之中,寻到了一份心灵慰藉。

今年暑假,特意带儿子去参观古老的石拱桥,并做了一段视频,才明白,这座传奇的,神奇的桥,原来修建于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但不知是民间乡绅出巨资,当地百姓出工出力共同修建,还是当时政府修建,均不得而知。

但看桥下蜿蜒流淌,源源不断的碧水,便知桥的结实、矫健与伟岸,在动静相映的画图中,石拱桥仿佛一位智者,无言却掩不住满身智慧。它每一块青石都浸润了三百年的风雨,沐浴了三百年的日月星光,都储存着前人的聪明才智与慈悲博爱。在三百年的迎来送往中,当周边与它同时代的大院、祠堂、庙宇与宝塔,或拆、或破败或夸塌时,团岭桥悲悯地熬过了一切,默默地、矫健地静卧两岸,一如既往地护佑一方百姓,无论泥脚、光脚、草鞋、布鞋、皮鞋,一律一视同仁平安护送;不管走路、坐轿、开车前来祭拜的百姓,一视同仁接纳。桥与百姓的密切配合,才让我们感受三百年古建筑的智慧、风貌与风骨。

诚然,团岭桥是古老的也是年轻的,它不仅是一座过河之桥,更是当地百姓的精神图腾,是一代代人的心灵慰藉,是人们回忆的原点,是游子思乡的同题曲目,是百姓故事演绎的生活舞台,更是上天入地、众生平等、大爱无垠的化身。

看着宁静伟岸的石拱桥与相距十余米的新公路桥巧妙构成“A”,心底犹如幼年拜了桥亲娘一般,无比欣慰,无比踏实。新的公路桥紧挨石拱桥,既是对百姓修路致富,追求美好生活的重新构建与解答,又是对古石拱桥的最佳保护,根本上减轻了老桥的载重负荷。

不管过去多少“甲子”,希望古老而又矫健的团岭桥永远如故,千年不塌,万年不垮。


作者简介:陈友云: 女,湖南邵东团山建龙村刘家组人。西南文学网小说、散文编辑,六盘水市戏剧家协会理事、办公室副主任,六盘水钟山区文学沙龙会员。作品散见于《贵州工人报》《首钢日报》《六盘水日报》《钟山文艺》《故园情》等报刊杂志。散文《母亲不想长寿》《童年记忆》《趣话吃鸡》曾多次在《水钢报》与水钢工会获一等奖、二等奖。


(编辑审核:赵开云)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新发文章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