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吴学良 || 害乃河,一个让人把心留住的地方

 二维码 146
发表时间:2019-08-05 23:11作者:吴学良来源:西南文学网网址:http://www.xnwenxue.com

   世间上的事很怪:有的人朝夕相处,却让人视若罔闻;而有的人哪怕是在茫茫人海中惊鸿一瞥,却让人“众里寻他千百度”。物也如此,害乃河纵然只是中国成千上万小河流中默默无闻的一条,可从别后,它在你生命里已变成一个能让你把心留住的地方。

  水城河在下游水泥厂段分流后,左面支流穿过月照双洞中的左洞,从山间冲子里流过,直接阿勒河;而害乃河指的就是从双洞到阿勒河这一段。在2018年扶贫攻坚轮战中,你住进这条河左岸村办时,一直在探寻“害乃”一词的意思。有村人说,河流名称是因为辛亥年间这里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可你怎么也不相信,凭直觉,你猜测这可能与彝语有关。于是,你找彝语专家咨询,终于得知害乃河在彝语中是“深湖河或深塘河”之意。故而,你在恍然间似有所悟:这大约和地壳运动有关。也难怪,冲子周围出现的那么多断崖绝壁,与此相邻的全国首家地质文化村——独山村等的存在,让你不得不如是想。也许也是沧海桑田的变化,使“湖、河、塘”已不再深了,然而,你隐约感到彝语中透露出的文化信息,却又是多么地古老和深邃。

  在驻村轮战的许多夜晚,你和村里的老王促膝相谈。他就像一部复活的村史,为你一页页地翻读害乃河的往昔,让你对这一方水土的地理、风物、人文、历史有了一个概略了解,你的内心在他的言语中不断地充盈起来,就像江南梅雨季,让你感到眼前的生活如烟如缕、如梦似画;就如同一块干涸的土地,遇到夏日简溪,瞬间就有了透心凉的激灵。这神秘的小村文化,宛如江南身着一袭白裙,撑着一把绸伞的气质高雅、风华绝代少妇,从梦幻般的雨意烟岚中轻挪而来,又像一段古筝旋律,不绝于耳,绕梁而去······

  从老王微笑着带有深情的讲述里,你从他脸上读出了他对这片土地浓浓的眷念,也了解了这方四面群山围绕的冲子的村史。

  害乃河畔双洞村是因哨山之下并列着的两个出水洞而得名。右洞清流系地下水,左洞浊流系水城河之分流,两洞之水在哨山之前二十余米处交汇,形成害乃河并经冲子流向它该去的地方······左洞之上银松洞极深极大,内有天桥跨河;昔年踟蹰洞前,除了眼见之陈迹和风物,没有人为你和同行者讲述这里发生的一切。那时,除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外,你只剩下茫然一片。而当老王对你讲述时,暖风机在冬夜里正哈出一阵阵热气,他手中热茶也正飘散着缕缕薄烟;透过这一切,你才得知,清末“苗贼反难”(实为苗族同胞起义)时,是地彝族土司安成举劝说冲子百姓入洞躲藏,“兵民”数十人凭险据守,凭借洞外由五面石砌成的那座炮台和竹标等,一度击毙数十“匪”,并抛入深洞。解放初期,当地大地主李培生为逃避人民正义审判,也藏入其内靠坛子吊水和陈姓佃户偷送粮物活命,躲避搜索;东窗事发后被拉到桃树龙井边枪决。千禧之年伊始,你先后两次来到此处。第一次你在银松洞下面小平台上,目睹了高不过三尺,由五面石砌成的炮台和那尊锈迹斑驳的大炮;站在炮台后面,上山羊肠小道和双洞冲子尽纳视野,你知道这是一个有故事之地,如何探寻呢?这成了遗留给你的困惑。令你遗憾的是,两年后当你再临时,巨炮已无踪迹,台基被挖得七零八落,据说,有村民怀疑五面石炮台内藏有安家银子,故将其偷偷拆毁。破坏者究竟找到钱财没有?铁炮遗落何方?这一切却无外人知晓。触景生情,你有说不出的惆怅。你在想:如果这些陈迹依然存留或得到深层开发,它们究竟会为这一方的乡村旅游增添怎样动力呢?

  花开无声,你亦无语。

       害乃河流经冲子后,河右岸是现在的自来组,左岸是现在的碉边组。碉边组的由来,在老王的夜谈里,与彝族土司安照生有关。昔时,冲子里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安家在这里是土司,管理着大片田地,他家的马常从河边水龙井踩水而过之处,人称水龙井马踩水,所出花鱼也归其所有,没人敢反对。为了显示官家权力和自保,安氏在滑石板要道修建了三层石碉,直到民国这里被划成孝义乡时,石碉在冲子里依然是一道独特景观。安氏碉楼建筑面积很大,解放后人民政府曾于此办小学;后小学搬迁,继将其石头拆建新的学校。扶贫轮战期间,在征地种植产业时,你到过石碉旧址,除了荒芜还是荒芜,这里已经寻不出当年的辉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时间在变,历史在不断地被时间改写。变是一种必然,可你却生发出莫名的感伤,无论是炮台还是石碉,这些本可以记入村史的物什,在你的认识里,它们见证的不仅是一段段岁月,还是人文历史的记录,而今残损成一种种符号或记忆,你不知道这是观念认识形态的不幸,还是乡村文化的不幸?那些日子,你一直在暗中为乡村文物的流失耿耿于怀,转辗反侧。

       悲生极乐。害乃河左岸让你心灵惴惴不安的同时,右岸月亮山却在以秀美风姿给你心灵以抚慰。

你是在一个清晨去攀登月亮山的。多年来,有时间尽可能去了解地方风土人情成为了你的一种嗜好。攀爬之初,冬阳暖照,小半山路旁松林里的数平米桐油色木屋,上覆稀疏松针,下环苔藓灌木,让人情趣别然,你以为称之松庐,名副其实。片刻山色小驻里,松风入怀。再于半山亭小憩,但见雾气蒸腾,山下“西红柿炒鸡蛋”——黄墙红顶的农家建筑物等已被雾气掩藏;而恍若云层的雾气之上,则是远方光明,阳光弥漫。待再登上月亮洞后,冷雾沿着山脊徐徐纡升,寒意迷茫,山下鸡鸣狗吠声从雾气里传来,湿漉漉、圆溜溜的,仿佛润嗓之歌者,勾引着你想起“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诗句。海是雾海,鸡是尘鸡。然而,它们上通云霄,下连人世,让你幻生上不接天,下不触地之感;发愣之际,顿觉就是号称贵州屋脊的韭菜坪,也无是处之风色无边。韭菜坪虽高,却因木栈道让其过于平缓,加之四野植被仅存灌木而让其失去野趣,不似这月亮山陡壁险峻之中,一岭松林半村雾这般让人流连忘返。秘境生幻,登高娱情。这实则要比前者入眼入心入脑入髓得多,正可谓“山不在高,有趣则乐”是也。

  雾卷云舒后,阳光普照里,月亮山对面偏岩侧观似一尊静卧雄狮,在朝拜月亮神洞;而其头部绝壁,恍若一尊达摩祖师面像,光滑的额头、灌木幻成的胡须惟妙惟肖,仿佛正欲渡害乃河,直达月亮山修行。瞬间,“雄狮拜洞、祖师望月、达摩渡河”等词汇就不知不觉地掠上你脑海,你想象着月亮山侧面的神雕岩此刻也正云蒸雾绕,那样的奇景在你意念里也属海内罕见!   

   “月照独山铺画卷,泉生双洞映神雕。”

   “月映谷谷映月月异日新,风生洞洞生风风生水起。”

  站在月亮山顶,背负青天目睹双洞小村巨变成凉都后花园的大片,你感觉到这里历经“萧瑟秋风”后,真是“换了人间”。

  你在这里体察民情民风,同样为这里善良的人性而感动。

  戊戌年二月十八日那个清晨,你早起的目的就是为了去访查尖岩下观音庙村民们虔诚拜佛的情景。在夜谈中你得知这里供奉的菩萨,来历实在不同寻常,它们是“破四旧”时期下扒瓦几个老人从水城城隍庙偷偷背回来的。正当其际,这六尊菩萨要砸毁,村民陈政才、曹仁举等四人暗中把菩萨像偷背回来,藏在河尾巴岩洞;水钢修一泵站时,有一尊小菩萨像被丢失路边,据说有个工人去撒尿淋,没过几天就一命呜呼。这与独山村李兴国等在大跃进时砍独峰顶木如出一撤,都以不得善终而果;山川草木亦有灵性,毕竟万物有灵观念在老百姓心里根深蒂固啊!看来,剩下的几尊菩萨像在山洞是藏不住了,老百姓又偷偷把它们藏在下扒瓦公房楼上,直到1991年。这一年,特大洪水冲垮下扒瓦大桥后,村民们又把这四尊菩萨和一尊观音菩萨雕像转移到河头上游家岩洞。1993年,下扒瓦组村民投工投劳在尖岩脚洞口修建庙宇,把菩萨供奉在这里,推荐郭庆林、陈政才牵头管理。“佛度有缘人,静心洗凡尘。”“终究靠自己,心清腾紫云。”从此,村民们有了精神寄托,人心也变得更加清静,性格也变得更加朴素。

  你沿着小路前去那个看不出是庙痕迹的小平房时,路旁成片烁烁其华的桃花,正弥漫早春芳香,鸟们欢悦地在花枝上纵横跳跃;庙前,善男信女们或燃烧香蜡纸烛,或在参与洗涤碗筷,或在参与烧煮素食。“佛是引路人”,不用人吆喝,只为求得心灵平静,免除多灾多难,五谷丰登。目睹如是场景,你感觉到农历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之际,这里应该依旧是人山人海;而与此相伴尖岩上巨大的“禅”字,也会与害乃河修竹、花树牵引香客们完成礼佛心愿,相信他们走在河边木栈道上,定然会如凌空踩水;相信他们那种似乎脚尖踩在浪花尖上的感觉,定然会让他们顿悟水不洗水,尘不染尘。沐浴佛性的意念,难道真如群鸟隆冬季节朝圣般飞向村中那株百年柿树觅食一般吗?

  你不懂,你也不需要太懂。

  在害乃河,有些事也需要你懂了却只能装不懂。

  扶贫轮战快结束时,你忘不了村民从老远去买来土鸡相赠的情意,你知道你不能带走,但主人宰杀后你不可能推辞不去家里做客;你也知道该走的时候你也不可以多留,否则,像村里吃一家家年猪饭似的,那多出的一餐餐饭菜、一桌桌情感既会让你迈不开脚步,也会让村民们劳心费神。悄悄的你走了,微信马上就反馈出“老×同志走了”与双泪滚下的表情符号;犹如一呼百应,随之,各种文字、声音、表情符号不绝如缕······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宴席”散尽后,如今站在时间对面,你依然感觉到记忆没有打折,害乃河呀,已永远把你的心留住。



作者简介:吴学良,汉族,1965年生,中国民协会员,六盘水市文联副主席。著有散文诗、散文、寓言文学、报告文学、文学研究、文化研究20余部。

2003年12月20日,由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主办的“吴学良作品研讨会”在贵州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重点研讨其文学史专著《序曲与落幕——20世纪六盘水文学概观》。

2004年,文学史专著《序曲与落幕——20世纪六盘水文学概观》获第二届贵州省文艺奖理论类三等奖;2005年获六盘水市首届“五个一工程奖”图书类优秀奖。

2006年,散文体文化人类学专著《说吧,家园——水城历史文化生态笔录》获第三届贵州文艺奖民间文艺类三等奖。

2010年,理论专著《六盘水文学长篇创作资源论纲》获第八次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年获首届六盘水政府文艺奖荣誉奖。

    2012年,荣获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授予首届“十佳文艺家”称号。

2014年,长卷散文《灵河》获首届六盘水政府文艺奖文学类二等奖。理论专著《现实与虚幻之间——〈啖影集〉解论》获理论类一等奖。


                                                                                       (编辑审核:赵开云)




文章分类: 散文天地
分享到: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