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蒋巍 || 让石头开花的村庄

 二维码 116
发表时间:2019-06-02 19:53作者:蒋  巍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网址:http://www.xnwenxue.com


  “贵州精神”,在天沟地缝中昂然崛起

  冷洞村毗邻着名的马岭河大峡谷。谷底激流奔泻,两岸陡壁摩天,素称“天沟地缝”。冷洞村精神,就是从天沟地缝中昂然崛起的“贵州精神”的杰出代表

  风很猛,卷着浓浓夜色,吞没了十万大山和棋子般散落的山村。

  没有一丝灯光。山里人,习惯了黑暗中把一身的疲累扔到床铺上。

  2010年3月10日。凌晨3点多,挂在冷洞村北坡的一扇窗口突然亮了。眼睛血红的汉子披衣走出家门,走到坝场的石崖边,蹲下,燃起一棵烟,目光望向重叠的山影。

  汉子叫朱昌国,冷洞村村支书。其实这一夜,他根本没睡。烟头的红光一闪一闪,他蹲在那里一动不动,如一块山岩,只听见风吹衣襟的猎猎声。白天被毒日头烤得滚烫的石崖,此刻发出嘎嘎崩裂的声响,不时有碎石松落下来,哗啦啦一路撞进深深的山谷。往年山谷中奔腾着流花泻玉的溪泉,而今河床干了,落下去全是石头的声音,回响也碎裂而空洞。

  亿万斯年一直云遮雾绕的贵州,是中国版图上原生态风情的珍藏版。地处亚热带的黔西南,更是云雾缥缈,郁郁葱葱。圆润而灵秀的群峰犹如大珠小珠,撒落在绿水逶迤、梯田叠翠的平坝上,近者浓绿,远者淡青,万顷波涛般绵延到水墨画深处。尤其雨后,万山飞瀑,玉练垂空,千河堆雪,突然间,一声清亮高亢的情歌穿山而出,在青山绿水间袅绕不绝……

  就是这片多情的土地,突然间,大自然翻了脸。

  2009年夏到2010年春,连续265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大地。草木枯黄,河溪断流,老井干涸,水窖见底。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撕碎了黔西南美丽的翠绿衫裙。毒日头下,村民们匍匐在龟裂的田间,收割着枯死的小麦--这东西,只能喂牲口了。背着书包的山里娃伏身裸露的河床,努力用空矿泉水瓶舀起河底浅浅的浑水,准备带到学校去。

  小麦成了枯草,油菜不见开花,果树不见挂果。最让冷洞人心疼的是,原本抗旱能力极强的2000多亩金银花,也枯死了近1/3。

  金银花,多年生藤本植物,富抗旱性,能在石缝中生长,在中药材中有广泛的应用,花蕾可制养生茶,干花及茎叶皆可入药,种植三年后成株,寿命30年以上,一株能蔓延20平方米左右,每亩纯收入可达2000元,是山区里极好的保民生、保发展、保生态的经济作物。

  2000多亩金银花,就是山里人的钱袋袋啊。为了它,冷洞人付出了整整8年心血!村里的老人和妇女找到朱昌国,颤着泪花:“支书啊,想想办法吧,今年救了金银花,明年金银花就能救咱的命啊!”

  可是老天无情,风云不动,滴雨不见,人畜饮水都成了难题,哪里有水救金银花的命呢?

  一块大石沉甸甸压在朱昌国的肩上。此刻,他蹲在大山的静夜里,满心沉重,烟头扔了一地,想得脑壳都要炸了,还是找不出一点头绪。他起身回家,开了灯又关上,关了灯又打开,瞪着血红的眼睛倚在床头发呆。妻子李兴素知道他的心事,劝道:“睡吧,想也想不来水。”

  不经意间,朱昌国的眼光落到窗台上的半瓶矿泉水上。井水见底,窖水透底,可瓶里有水啊……他触电似地一跃而起,抓起矿泉水瓶直叫妻子:“快快,拿锥子在瓶底扎个眼,我去试试!”妻子懵懵懂懂起身:“大半夜的你试啥呀?”

  朱昌国大叫:“给金银花‘打点滴’!”

  黑幽幽的夜,万籁俱寂,一条热血沸腾的汉子撞出门,脚步震响群山。

  朱昌国抱着几瓶矿泉水飞跑到山坡上,嘴里咬着手电筒,用细绳将矿泉水瓶挂在金银花的茎干上,然后拧松瓶盖,一滴滴晶莹的水珠从瓶底小孔悄悄渗进土中。瓶盖愈松,水流愈大,那么,瓶盖应当松几扣?小孔应当扎多大?一瓶水会滋润到什么深度?朱昌国反复摆弄着试验着,瓶里的水不够了,就跑回家灌满再来。临近中午,哇,他惊喜地发现,最早几棵打了“点滴”的金银花,原本卷曲委顿的叶子已经绿油油地舒展开来了!

  朱昌国兴奋得两眼放光。这个办法保苗,节水,运送方便……他疯跑回家,拿起电话打到村委会主任杨友兵那里,嘶哑的声音像是吼出来的:“快点招呼村民组长开会,给金银花打点滴!”

  保苗的办法找到了。可全村种了40多万棵金银花,旱死10多万棵,还有近30万棵在焦渴中苦苦挣扎,就是轮流打“点滴”,一时间又上哪里去找这么多矿泉水瓶?

  求援电话打到乡里,乡党委书记黄莉和乡长张杰正急得团团转。8年来,则戎乡老百姓总共种了一万多亩金银花,要是老天不开眼,后果不堪设想啊。一听冷洞村有办法,两个人立马赶了过来。

  站在山坡上,两个脑壳同时冒出一个主意:找媒体,发呼吁!一个村,一个乡力量确实小,可就在山外,不是还有许许多多正在伸出的援手吗?

  给金银花打点滴!黔西南州和兴义市所有媒体同时行动,电视有影,电台有声,报纸有字,地方党政军领导和全市群众总动员,整个兴义沸腾了!退休的老人,放学的孩子,沿街叫卖的小贩,捡拾垃圾的农民工,还有各个机关企业的代表,从四面八方向市中心八一广场汇集,驻军和市武装部一次就送来2万瓶矿泉水和4万只空瓶……负责在广场上登记、整理瓶子的是村文书程昌贵,忙了几昼夜,顾不上吃饭,兴义人看在眼里,悄悄把盒饭送到他手上。

  给金银花打点滴!冷洞村也动起来了。1700多口人,12个自然村,三天搞了11次培训,朱昌国的嗓子都喊哑了。附近驻军闻讯赶来帮忙,山头上到处是迷彩绿……

  给金银花打点滴!在中国的西南角,山坳上的冷洞村,一群普通农民创造了一个奇观--

  10多万个晶莹的矿泉水瓶,漫山遍野挂在金银花丛中,点点滴滴细流,悄悄渗向声声喊渴的土地。一片片打蔫的绿叶重新昂起头,开始蓬勃的歌唱,滋润的茸茸绿色,将希望涂写满大山……

  这希望,也打动了一位老人。

  4月4日,温家宝总理到贵州考察和指导抗旱斗争。在冷洞村,他走上山坡,望着这个饱受大旱折磨依然生机不减的小村,望着漫山遍野繁星一般的10多万个矿泉水瓶。几天后,在贵州省领导干部会议上,总理讲了一段话。他说,冷洞村的实践彰显了一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这就是贵州精神。这种精神比物质还要宝贵,还要长远。无论是抗旱救灾,还是改变贵州贫穷落后面貌,都需要这种精神。

  冷洞村毗邻着名的马岭河大峡谷。峡谷绵延数百里,谷底激流奔泻,卷起千堆雪;两岸陡壁摩天,只留一条缝,被称之为“天沟地缝”。

  冷洞村精神,就是从天沟地缝中昂然崛起的“贵州精神”的杰出代表!

  

  “耕者有其田”:中国农民的出路

  最后望一眼自家的茅草屋,望一眼趴在石缝中、贴在石壁上的村庄,18条饥肠辘辘的汉子“集体出走”。他们要为自己寻一条生路,为亲人寻一个有田可种的新家园

  冷洞村精神,就是从天沟地缝中昂然崛起的“贵州精神”的杰出代表。

  这话是有来由的。

  1978年。历史性抉择的前夜。

  几乎就在安徽小岗村农民在分田到户协议书上按下鲜红手印的同时,大西南的山坳里,贵州省冷洞村,发生了一个事件。

  有田的地方,分田!

  没田的地方,找田!

  巧合的是,都是18条汉子!

  腊月二十九深夜,18个穿着烂棉袄的男人在生产队长家秘密集合,冷洞村现任村主任、当时23岁的杨友兵就是其中之一。昏暗的煤油灯下,空气压抑得像要爆炸,大家闷头抽烟,谁都不吭气。其实行动早已商量妥了,但明天就是大年三十,这时候离家出走,谁心里都不是滋味。生产队长闷声问了句:“走不走啊?”杨友兵抬起头,瞪着眼睛吼:“不走还能活吗!”

  借着黯淡的星光,迎着凛冽的夜风,最后望一眼自家的茅草屋,还有昏黄纸窗后母亲疲惫的身影,18条饥肠辘辘的汉子上了路。

  18个大男人钻进大山的褶皱。他们要为自己寻一条生路,为亲人寻一个有田可种的新家园。

  石头,石头,还是石头。

  冷洞,一个藏在石山里、趴在石缝中、贴在石壁上的村庄。

  触目皆是嶙峋、开裂、尖利的青灰色岩石。只不过因为一点点浅草灌木的遮盖,在外人看来,像是幅山清水秀、云雾如纱的画图。只有冷洞人自己知道,这里“土如珍珠水如油”,往浅薄而贫瘠的土窝里撒下种子,收下的那点苞谷只能吃小半年,剩下的日子,就靠国家发下的救济粮,就比谁的命硬了……

  没田、没路、没电、没学校。“皇历”上没有年节,床铺上没有被褥,铁锅里没有油星,男女老少没有鞋子。日子过得稍好的人家,逢年过节,母亲才能伸出筷子头,在浅浅的猪油罐子里沾沾油腥,让野菜汤锅里飘起一点点油花……村里的姑娘纷纷以出嫁的方式外逃。宋明魁当年从广东找来的媳妇撑不住,偷偷拿着家里卖猪的血汗钱不辞而别。至今,村里还有十来个被岁月遗忘的老光棍。

  饥饿与贫穷像不散的云雾,终年笼罩被石头围困的冷洞村。生路,在哪里呢?

  18条汉子离乡背井上了路。没行李,18个人凑在一起,只有20多斤粮票,几条破毯子。那年月,还不许农民四处流动,不敢走大路,只能翻山越岭,沿北盘江向邻近的广西前进。大年三十,18个人挤作一团,露宿江边野地。初一晚上,用粮票从当地人那里换来8斤苞谷粒,埋在火堆里,烧熟,吃掉。走到一个公社,说每人交5角钱,苞谷稀饭可以敞开肚皮随便喝。杨友兵听得眼睛都绿了,解开腰带,捧着大海碗埋头猛喝,喝到最后都不敢弯腰了。

  冷洞村18个青壮劳力“集体出走”,惊动了县里。在北盘江边的大野地里,妇联主任找到了18个人,哽咽着说:“走,能解决问题吗?你们都是壮劳力,村里扔下的,是老弱病残,是老父老母和小娃娃,你们活不下去,他们更活不下去啊!”

  一句话,让18个汉子低下了头。

  “寻田之路”夭折了。遣送回乡。12人挤进长途客车里,其余6个,只好躺到车顶放行李的架子上,浑身用绳子捆拦住,以免中途掉下来。

  留也难逃也难,中国农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就在这一年的11月24日夜,几乎与贵州冷洞村18条汉子为了寻田“集体出逃”的同时,也是18条汉子,在安徽小岗村秘密按下分田到户的手印。

  这不是巧合。“耕者有其田”,亿万中国农民深藏心中的共同渴望,共同抉择。

  

  “大石头开花,细石头搬家”:三任“造田支书”

  这是些和大山一样沉默的普通农民,这是群“骨头比石头还硬”的乡村干部。凭着不甘命运摆布的勇气,开始了一代接一代炸石造田的壮举

  这是个在贵州流传甚广的故事。

  土改时,一农户分到七块田,女儿到了山边,摘下头上的竹斗笠去数田,数来数去都少了一块。无意中掀起斗笠,哈,这第七块田,躲在斗笠下面!

  无田可耕,对没有大平原支撑的贵州农村来说,是最大的历史性难题。当地农民发明的一些生产工具,像“鸡嘴锄”、“羊耳锄”,在别的地方,绝见不到。

  是难题就要破解。不甘蛰伏于命运的冷洞人,为之焦虑,四处出击,屡败屡战。

  今天,面对又一次考验,回望那一段历史,伴随历史深处那阵巨大轰鸣由远及近迎面走来的,是一个不得不说的群体--他们并不伟岸,打着赤脚、两肩汗尘,却又硬骨铮铮、热血肝胆。用当地人的话说,这是些“磨自己骨头,养老百姓肠子”的人,是一群和大山一样沉默的村干部。

  今年70岁的老支书刁大福,黑瘦,驼背近90度,只能拄着拐棍蹒跚而行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刁大福当了村支书。上级说,要学大寨削平虎头山,号召当地农民上山开地。刁大福扯着嗓子坚决反对:“山上都是石头啊!大寨有土,冷洞没土,我们只能因地制宜!”领导小声提醒他:“你是不是活腻了,想给自己戴顶反革命帽子?”

  刁大福不在乎:“把我脑壳摘了,还给国家省点救济粮呢!”

  在村民大会上,他说,咱们要活命,不能照搬大寨的办法,只能走“炸石造田”的路子--就是把满地的石头炸掉,把土背来造田。村民们一片惊呼,村里到处乱石头,这得多大的工程量啊!刁大福火了:“咱没见过愚公移山,还没见过蚂蚁搬家啃骨头吗?人是高等动物,还不如一只蚂蚁吗!”

  一场农田基本建设在冷洞村悄悄启幕。准备铁锤钢钎的,用硝胺硫磺煤油炒制土炸药的,全村风风火火动起来。刁大福挺鬼,怕上级说他不学大寨横加阻拦,就组织劳力先在路边搞了一块地,对外放风说要建个“村部”。乱石炸掉了,泥土从四面八方背来了,一亩多良田“凭空而生”,点亮了全村人的眼睛--这可是冷洞村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块田啊!

  公社领导王芝龙来了,蹲在田边看了好久,站起身来,说话的声音都变了:“这是个好办法,应当在全公社推广!”

  “猛攻千古石,细抠万年土”,“大石头开花,细石头搬家”。山沟沟里的乱石全部炸平,石缝中的土被一点点抠出来,集中垫成田亩。

  让大石头开花,不是唾沫星子说出来的。一股热潮席卷整个公社,遣送回乡的18条汉子也来了干劲。冷洞村涌现出“八大金刚”、“千锤姑娘”。有人炸掉了胳膊,有人崩瞎了眼睛。刁大福的腰就是在抬石头时撞伤的,到老了便直不起来了。

  让大石头开花,不是一天两天干出来的。1年,2年,5年,10年,20年。20多载坚持不懈,2000多亩保苗保水保肥的良田,平展展铺开在冷洞人眼前,吃“救济粮”的历史,戛然而止!

  炸石造田的发明者刁大福现今过着四代同堂的“巴适”日子。提起当年改造石漠化的激情与艰辛,老人家依然两眼放光。墙上,挂着张照片:1991年,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到贵州视察,接见十几位农业劳模,刁大福就在其中。

  饥饿的记忆越来越远,冷洞村的考验并未结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元方接任冷洞村支书。他找到已经出任则戎乡党委副书记的刁大福,一脸愁容:“村里人口越来越多,我看炸石造田还得搞,可分田到户后,村民各忙各的,队伍拢不起来了,咋办?”

  刁大福想了想:“我看问题不在这里。搞了承包,田亩分到各家各户,可政策究竟会不会变?村民心里不托底,所以不肯在农田基本建设上投入……”

  乡村干部最懂农民。两个人相对而坐,两包烟抽完,脑壳里冒出一个“土政策”,叫“谁造谁有,20年不变”。土政策摆到了乡党委的会议室里,讨论通过,全乡推广。就这样,凭着直觉,凭着对一方水土的深情,凭着骨子里那股挑战命运的勇气,中国最基层的几个乡村干部,制定出了“管20年”的“大政策”!

  又一轮炸石造田的轰鸣,响彻冷洞村……

  1995年,当了20年村支书的文元方老了,有些干不动了。冷洞村的前途该交给谁?村民们不约而同,将目光集中到33岁的朱昌国身上。

  刁大福说:“这娃娃行,骨头比石头硬!”

  

  “白米饭加金银花”:走进新农村的梦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山里人心中,是一件件需要跋山涉水、需要苦口婆心、需要付出全部赤诚和血汗的大事、实事、硬事、琐事。只有埋头苦干,才能克难攻坚

  风来了,雨去了。黎明前的黑暗中,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一个赤脚娃儿举着火把,向数十里外的学校艰难跋涉。

  他是少年朱昌国。小学读到高中,没花家里一分钱,靠挖野生金银花、编竹席卖钱,交学费、买书本。

  从小骨头就硬,这也是家风。早年父亲当过乡干部,“大跃进”年代,上级号召农民上山砍树“大炼钢铁”,父亲坚决反对,拍桌子跟领导吼了一场,辞职回家当了农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政策,父亲才领到每月24元的退休金。上世纪90年代,高中毕业的朱昌国领着村里一批年轻人出外打工,石匠瓦匠木匠,砌墙修路建坝,大小工程都干过。他处事公正,为人正直,威信很高,手下最多时集中了一百多条好汉。

  1995年,准备拉电进村,除了国家配套、地方投入,村民每人也要掏100元。这在当时是不小的负担,大家都拖着不交,一件大好事,几个月办不成。乡领导知道朱昌国有威望,请他出山帮助动员老百姓。朱昌国挠挠头,为难地说:“我就是个平头百姓,说话名不正言不顺。”乡领导也挠挠头,走了。过了几天,领导又来了,还是没说动。再过几天,乡领导三顾茅庐:“我调查过了,乡亲们都说听你的。”老父亲也绷紧了脸:“这关系到全村人的生产生活,私心杂念要不得,你就帮乡亲们一把吧!”

  朱昌国站了出来。一声招呼,跟他打过工的年轻人,百十号人呼啦啦全伸出了手。凑了8万多元垫付款,再加上老乡自愿交的,拉电进户的费用交齐了。那个夜晚,全村灯光大亮,祖祖辈辈点油灯的冷洞人在坝场上跳呀喊啊,乐疯了。

  1998年,朱昌国高票当选村主任。当天夜里,睡不着觉的朱昌国拿出纸笔,趴在桌上,冷洞村未来发展的“四大思路”,整整写了4页纸。第二天一大早,他把规划郑重交到乡党委陶书记的手上。陶书记一看,激动坏了:“想得好,想得好啊!中午我请客,咱们好好谈谈!”

  朱昌国提的第一项举措,就是修水窖。

  炸石造田,改革开放,解决了“吃饱”的问题,眼下轮到解决“吃好”的问题了。过去村里一年到头吃苞谷饭,脸都吃黄了,只有坐月子的媳妇才允许用36斤苞谷到粮食部门换30斤大米。有了水窖,可以种水稻,大家就能吃上白米饭了。

  饭桌上,陶书记说:“我想法给你解决8000元补贴,能不能先修10个100立方米的水窖给大家做个示范?”

  在座的老支书文元方有点为难:“平均800元一个,怕村民修不起呀。”

  血气方刚的朱昌国却一口应下了。他没要一分钱补贴,自家先修了一个220立方米的水窖,把家里的地全部改成稻田。秋后,朱昌国把乡亲们请到家里喝酒,成盆白花花香喷喷的大米饭端上饭桌。村民们眼睛都红了,争抢着要求给补贴、修水窖。第一批32户,第二批120户,很快全村普及开来,有的家甚至修了两口、三口。

  朱昌国趁热打铁,四处跑项目、争资金,号召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宽敞平整的水泥公路一直修到村里。2003年9月26日,朱昌国正在工地上忙着,妻子疯跑过来哭着说,儿子突发心脏病,要赶紧准备6万元手术费!朱昌国傻了,自家全部积蓄都垫付在修路上,读初中的女儿前两天要回学校,他连10元生活费都拿不出……

  消息传开,当天夜里,乡亲们涌到朱昌国家里,10元、20元、50元……手捧带着体温的票子,朱昌国两口子眼泪流个不停。连借带贷,终于凑齐了6万元。儿子手术后第三天,朱昌国就回到工地,他对妻子说:“我得对得起这些好乡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许多城里人听来,是一幅山明水秀的美好图景。而在山里人心中,却是一件件需要跋山涉水、需要苦口婆心、需要付出全部赤诚和血汗的大事、实事、硬事、琐事。脚踏贵州大地,走进任何一处远乡僻壤,你会发现一个个朱昌国,一群群埋头苦干的实干家,正把新农村蓝图立在大山里。

  新世纪到来,当选村支书的朱昌国在村民大会上讲话。讲着讲着激动起来:“不种粮,活不了;光种粮,富不了。我们要用好国家退耕还林的好政策,大种金银花,让大山绿起来,家家户户的钱袋子鼓起来!”

  中国农民历来是不信空话、只看实惠的。过去上级号召农民种过杜仲、棕树,都失败了。这回种金银花,农民们都半信半疑:这花那花,还能当饭吃啊?乡领导从省里跑到州里,争取到数十万资金,购买了一大批金银花苗,无偿发到农民手里。一捆苗有十几株,农民往土里一塞,不管了。乡党委书记黄莉再去检查,气得直抹眼泪。

  看来心急喝不得热稀饭,还得请冷洞村搞示范。三年后,金银花成株开花了,跟着朱昌国干的村民,纯收入2万元以上,最少的也有2000多元。这下,各乡各村知道金银花的金贵了,纷纷争着要苗,光冷洞村就种了2200亩。“五年前你养花,五年后花养你”,成了当地农民最信服的口头禅。

  漫山坡上盛开金银花,水浇地里收获白米饭,日子越过越红火,冷洞村的石头真的开花了。

  问题又来了。金银花多了,收花的商贩纷纷压价,村民们却不敢不卖--几天一过,花就枯萎或霉烂了。

  朱昌国想,由商贩垄断市场,村民肯定受损失。必须把村民们组织起来,自愿入股组成合作社,再办个加工厂,以保护价格实行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出售,农民的利益有了保障,金银花的附加值也会提高。

  各级政府帮忙,投资60多万元的加工厂办起来了。缺企业管理人才,朱昌国好说歹说,把从警官学校毕业、在兴义市里工作的儿媳妇请回村,担任合作社理事长。

  面对执着的父亲,儿媳妇无法拒绝:“没想到,我成了上山下乡的新一代知青了。”

  命运总在拷问冷洞人。

  大旱,百年不遇。

  2010年4月4日,骄阳似火。下午3点多,一辆面包车停在了冷洞村村委会门前。

  身穿灰夹克的温家宝总理下了车。李老汉家的坝场上,总理坐在板凳上问周围的乡亲,大旱之年,大家的生活有没有保障?

  村民们纷纷说,靠党和政府关心帮助,靠社会支持,我们的日子过得很好,很安心。

  坐在一旁的朱昌国简要汇报了冷洞村从炸石造田、兴修水窖、改种水稻,到发动村民种植金银花和抗旱中为金银花打“点滴”的奋斗历程。总理感兴趣地问,为金银花输液,你是怎么想起来的?

  朱昌国答,看到那么多金银花旱死了,村里人流着泪找我诉苦。我想,大旱之年保住金银花,就是保民生、保发展、保农民的钱袋子,我急得半夜睡不着觉,就这么逼出一个法子。

  李老汉在一边插话:救了金银花的命,就是救了山里人的命啊!

  总理点头,说:像这样艰苦的地方,又遇到这样的大旱,你们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你们给我上了一课。一个基层干部,能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把群众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冷洞村的这种精神,就是贵州的精神。

  因为山清水秀,贵州是诗意的和多彩的。

  因为山高林密,贵州又是艰难的和辛劳的。

  在历史与自然的巨大铁砧上,坚忍不拔而又富有创造力的贵州人民,就是这样锻铸着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冷洞村,只是一个小小的样本。

  你听!就在此刻,贵州高原,大山深处,无数朱昌国无数冷洞人,正以大地为纸,奋力写着: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


文章分类: 纪实文学
分享到: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