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故乡回想

 二维码 825
发表时间:2018-12-30 21:36作者:刘 静 编辑:野 芳来源:西南文学网


  近三十年没有回过故乡,留在童年记忆中的故乡的影象却是遥远而深刻的……

  每次一回忆起故乡就仿佛听到那“咯吱咯吱”爬上阁楼木梯的声音,幼年回去故乡时患病的祖母已不能认清从远方来看她的孙子孙女,但是那浓浓的血缘一定在潜意识中告诉她来得都是她最亲的人。我对祖母唯一的记忆就是她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她颤巍巍地牵着我和哥哥的手爬上阁楼,在阁楼上抓着花生米把我和哥哥的衣包都装得满满的。祖母深深的爱让我在那摇晃着“咯吱”作响的木梯中感受到。直到现在,每次一想到故乡就会在脑海里浮起这个画面。

  祖父母的屋前有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小路通向一条小溪,小溪水清澈而透明,每次当大人们要去溪边担水的时候,我总是嚷嚷着要跟着一块去。清晨的小路是潮湿的,我跳跳蹦蹦地朝前跑着,很多次都差点滑倒,可下一次还是要急急地跑到溪边先去掬一捧水喝,然后就在溪边摘摘花草,捉捉蝴蝶。故乡处在大山中那里的景色真得很美,山峰绵延起伏着伸向远方,一眼望去是翠翠的山,绿绿的草,花儿怒放,蝴蝶翩跹,溪水淙淙做响,透明如镜,有时我会忍不住臭美地摘下花朵插在头上就着溪水照照。许是因为那时对山野生活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所以现在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过上陶渊明笔下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对故乡最深的记忆还有祖屋后那片竹林。那片竹林大地看不见边,据说还有熊猫出没,我一直想走到最深处看看是不是真的有熊猫,可那时大人们总是吓唬我说,这片林子很深,进去了就出不来,而且这里的熊猫不吃竹子是吃人的。于是我就只能带着向往而惧怕的心情站在竹林外欣赏着竹的风情。雾起时,就如一层轻纱淡淡地遮着竹梢,茫茫白雾中透出淡淡的绿,静静倾听,似有丝丝竹音带着优美婉转的旋律轻抚着你的心灵;风扬时,微风由近及远的拂过竹叶,摇动着竹杆,仿佛看到一素雅女子迎风而立,风吹过她的长发,长发飘扬着,白色的裙裾随着风地吹拂微微摆动着,似在轻吟着诗句;雨落时,密密的雨织就一幅幅雨帘层层地铺向竹林,水润青竹更见柔情,竹韵尽显,就着雨声唱着旋律优美的歌曲;月弯时,一钩弯月轻轻挂在竹梢上,看似近在咫尺,其实却是天涯,遥远的距离心却是很近,这时竹总是以它尖尖的叶子为笔,以蔚蓝的天空为纸,在寂静的夜里写下对月的思念……我的生活中没有竹,所有关于竹的感触。都是来自故乡那片竹林。

  时光荏苒,几十年倏忽而过,祖母那暖暖的手和巴蜀丛山中的翠竹只能镌刻在记忆深处,成为对故乡那略显淡薄的一抹记忆。而今站在水城河畔,看柳枝拂岸,候鸟不时在河面上飞过,河水静静的流淌,人们徜徉在河畔,舒适而安详。这也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父母在六十年代末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了贵州,从小常听父母念叨着“三线建设”这个词而不能理解,到底什么是“三线”?直到后来了解了“三线”的由来、“三线”的成就,耳熟能详的听着一个个“三线”故事、“三线”人物……,也开始骄傲的称自己是“三线人的后代”。凡此种种无不让自己对六盘水更加的热爱,正如华罗庚诗中所说:“常到三线峥嵘地,少到江浙渔米乡,生身故乡非不爱,更爱三线练人场”,我爱我的故乡,更爱六盘水这座年轻的、沸腾的、钢铁的、凉爽的、甜蜜的城市,爱这块抚育我、教导我,呵护我成长的第二故乡。对故乡的感情正是:

  风吹竹叶翩跹舞,

  穿细珠帘绘素笺。

  莫道腹空心寂冷,

  丝丝情系节中缠。




  作者简介:

  刘 静,钟山文学沙龙成员,文字散见《六盘水文学》《钟山文艺》《乌蒙新报》等。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新发文章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