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莫小尚 ||“艺”起抗疫,彰显文艺担当 二维码
7111
听闻富源出现疫情,已经是几天后。在《胜境文艺》新媒体上看到连续有文友发表关于抗疫的文章,心里万分牵挂。在全球疫情的大环境下,我们都失去了太多,同时也经历了更多的磨练和洗礼。 富源,一直是我喜欢的地方,我每年都会去几次,不仅因为那里有美丽的山水、美味的野生菌,更因为那里有我牵挂的文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加入文学艺术协会以来,富源的文友,是我见过最淡泊名利、又积极创作的一群人。 冬日的阳光,照射在空荡的大街上,稀疏的人影,更多的是身穿防护服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他们不顾危险,只为保护更多人的安全。团结的富源人民,在此次疫情中,展现出了无私的奉献精神,各行各业都参与到抗疫当中。我从富源文友的作品里,看到了疫情的实况和文友们积极为抗疫作贡献体现出的家国情怀。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才能创作出符合人民、符合历史的文艺作品。石艳萍老师的《抗疫诗三首》,抒写了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富源开展科学防疫、抗疫的措施,体现了富源人民临危不乱的坦然;张琼老师的《点点萤火,汇成人间星河》,则详细描写了记者、社区工作人员、教师、群众等为了抗疫而做出的贡献,体现了富源人民的团结互助;朱粉英老师的《疫情里的蔷薇花》,文中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海丽老师,海丽老师既是一个女企业家,也是一个诗人,朱粉英老师通过描写海丽老师在疫情三年里所做的贡献,以点带面反映了富源的企业家们在疫情期间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喻惜姣老师的《致后所镇第二中学全体同学的公开信》,作为一名教师,她以一种为人师、为人母的关爱,每天都写一封“致学生的一封信”在学校广播里朗读,借此疏导学生紧张、烦躁的情绪,同样的,疫情期间富源很多学校的老师也在各自的岗位上,每天为了学生们的安全和成长而无私奉献。 最让我敬佩的,是富源文联卢志章主席,大多数的抗疫文章,都是他亲自收稿编辑,我们在看一篇篇感人的抗疫文章时,容易忽略了文末的“编辑:卢志章”。一位淡泊名利、亲力亲为的文联主席和富源文艺界的带头人,在抗疫期间,以大无私的精神,带领文艺队伍为抗疫做出自己的贡献。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我在盘州为富源的人民祈祷,风雨总会过去,坚持下去会有阳光和彩虹,胜境关的风,会吹去富源上空的雾霾,期待不久之后,再一次与你们的重逢。 作者简介:莫小尚,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盘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编辑审核:罗 丹)
文章分类:
散文天地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