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任朝政 || 灯河里的年轮

 二维码 91
发表时间:2025-02-12 15:26作者:任朝政来源:西南文学网网址:http://www.xnwenxue.com

     “神明偏爱人间灯火,胜过他那浩瀚星河。”泰戈尔于《飞鸟集》里这般低语,裹挟着尘世的烟火与温情,暖透了无数漂泊的灵魂。

       大年十三,元宵前夕,为了躲开汹涌潮的人流与车流,我告别了家人,一路北上再向东行。早春料峭,乍暖还寒,我知道,每个冬日的句点都是春暖花开。清溪奔快,青山碍。

        二十多个小时的漫长车程,足以让浓郁的年味在时光的长河里慢慢淡去。铁轨像是无情的利刃,将乡音斩切成细碎的片段,任由它们在风中零落成泥。

        一路奔波,终于在2 月 11 日晚 9 点 45 分,抵达招远在这个漆黑如墨的夜晚,意外毫无征兆地突袭而来。两辆车轰然相撞,金属撞击的尖锐声响,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瞬间划破寂静的夜幕,在浓稠的夜色里绽放出银白刺眼的“花朵”。刹那

间,空气中隐隐约约弥漫着刺鼻浓烈的硫黄气息。出租车凹陷的车灯,昏黄的光晕映照着路旁尚未消融的积雪,宛如无数破碎的月光,凄清地散落在冰冷的地面。司机师傅举着手电筒匆匆跑来,手电筒的光束扫过他沾满污渍的工装裤,这一幕,恰似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匣子,让我想起那些年送我去车站的父亲。他的裤脚,总是沾着送我出门时踩碎的薄冰,带着家的温度与无尽的牵挂。

        驻地宿舍里,暖气开得很足,热意毫无保留地弥漫开来,将墙上的日历都蒸得微微卷了边。窗外,爆竹声偶尔清脆响起,如同从老家偷偷溜出来的调皮星子,一头扎进我盛满北风的搪瓷缸,打破了这份异乡的寂静与沉闷。被褥散发着阳光晒过的温暖味道,可这暖意,却怎么也烘不干那些潮湿的回忆:父亲刚刚塞进我箱底干的腊肉香肠,母亲塞进一包汤圆粉子,那细腻的粉末,软糯香甜,带着家的温度。如今,它们都成了坠在我胸口沉甸甸的锚,无时无刻不牵扯着我的思念,让我在这异乡的夜里辗转难眠。

        今年在老家过年日子,那声充满眷恋与疼惜的“幺儿咧,你跑那么远做啥子嘛”的乡音,总会在不经意间,在我耳畔轻轻萦绕。每一次回想起来,心中总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年轻时,我在遥远的北方工作,迢迢路途,使得我两三年才能回四川老家陪父母过一次年。每次过完年,当我准备再次离家返回北方时,父母总会默默地送我到街头。他们的眼神里,满是化不开的不舍,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句句饱含深情的叮嘱。然而如今,父母已离我而去,阴阳两隔,天人永诀。每当忆起往昔与他们共度的时光,心中便如被寒风吹过的荒原,涌起无尽的悲伤。

         记得三十年前的一个清晨,那些凝着霜的鹅黄花瓣果真在风里晃成碎银,叮叮当当落满我的行囊。行李箱的轮子碾过石桥小镇的青石板时,我听见身后有细小的裂纹在生长,像极了父亲卷叶子烟时烟叶舒展的声响母亲静立在风中,抬手轻轻按住被风肆意掀起的衣角,清晨的微光轻柔地洒下,将她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

        北上的列车把年味碾成薄薄一片。秦岭的重重褶皱里藏着无数未寄出的家书,每当隧道吞没阳光,车窗便成了老屋的雕花镜——沸水腾起的水雾后站着已经苍老的父母他们的身影在蒸汽里慢慢晕开,化作老家竹篱上透明的年轮。在北京站站外小馆蒸腾的热气里,我捧着一碗汤圆,袅袅热气模糊了我的双眼,思绪却飘回到临行前,父亲一脸认真、反复叮嘱的画面:元宵节一定要吃够十二颗汤圆,那可是十二轮圆满的月亮啊,会整整齐齐挂在游子的行囊上,照亮回家的漫漫长路。汤圆沉浮的弧线多像我们漂泊的人生,我们吞咽着圆缺,把离别包进甜腻的馅心,却让褶皱里住满未说出口的月光。每咬开一口,都像是触碰到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今夜,朱桥的月亮低得能盛住所有漂泊的倒影。我静静躺在床上,翻看着堂弟发过来石桥老家烧火龙的视频,视频里火龙腾起的铁花正落向人群,而我的掌纹间蜿蜒着铁轨的走向屏幕中传来十岁侄儿清脆的欢笑语。隔屏看烟火的人终于懂得,所谓团圆不过是把碎月缝进行囊,让异乡的每一盏灯火都缀满补丁般温柔的星光。那是家的思念,也是亲情的延续。


      作者简介:任朝政,生于四川达州,职业经理人。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曾为中国黄金报特约记者,迄今有数百篇诗歌、散文及通讯作品见诸报端或网络,著有自选诗集《尘与雪》,有诗歌、散文及书法作品多次获奖。


(编辑审核:赵开云)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