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郑元辉||神圣的缪斯

 二维码 3318
发表时间:2020-08-06 10:50作者:郑元辉来源:西南文学网网址:http://xnwenxue.com/


往年,短短的春节假期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要认真细读一本书,于我来讲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根本挤不出一丁点儿时间读完一篇文字,更不要奢望读完一本或一部。

今年春节,受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掠扰,止步宅家抗击“瘟神”。春节相对“长”啦!手捧《日子深处有阳光》一书静静阅读,闻着一抹墨香静待盎然春意。

《日子深处有阳光》是李恒先生的散文集,其字里行间伴着淡淡墨香,流露他苦读圣贤的艰辛历程和令人心弛神往的作家梦。

他儿时上山摘野果与同班同学换小人书阅读;初中辍学于家,读书的兴趣未减,哪怕来回20多公里路,仍然从家到县城图书馆借阅图书成常态;进城务工后,读书的嗜好仍没有改变,每月总从微薄的收入中挤出几十元甚至上百元钱买书来读。丢一本书比被偷儿盗几百元钱还难过,要是借出去的书回来后遍体鳞伤,或不明不白撕掉几页,有割肝剜心之痛。

原来,他创作如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挥洒自如的秘籍就是数十年如一日的阅读。

平时我也经常写一些新闻稿在省、市级网站或报社发表,也许是缘分吧!有时,编辑将我的拙笔编于他的同一栏目或同一版面。虽是乍见,笔力也见提升。渐渐的,工作再忙也要拜读完他妙趣横生之作,久而久之,便对其滋生了仰慕之心。也想着有朝一日同他谋上一面,或经通讯渠道,交流交流,拜请其传经送宝。

同他真正谋面,还得从2018年7月说起。当时,我采写的通讯稿《特惠贷托起贫困户的致富梦》经几次周转,终于到他的手中,将其编于《六枝文艺》杂志。他与我素昧平生,但他却想方计法要将稿费发给我。同年11月市文学院组织文学讲座,有幸与他“同窗”。萍水相逢间我们相互认识加了微信,建立起交流平台,读他的大作也有了机会。

回来后,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再将自己写的新闻通讯稿发给他,希望他刊于《六枝文艺》。最后,才从李先生口里得知《六枝文艺》只办一期脱贫攻坚涌现的先进事迹或先进人物,新闻通讯稿不再刊载。也问我有没有小说、诗歌、散文之类的稿件,这些具有文学价值的稿件,最受《六枝文艺》欢迎!也鼓励我,要让自己的写作路走得远些,要多读一些书,多写小说、诗歌、散文之类的稿子。

在他的鼓励下,我试着写第一篇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诗歌《我来了》发给他,得到他的肯定后,又继续创作《我们情同亲人》,两篇诗歌在他的推荐下均发表于《今日六枝》《六枝文艺》上。

此后,诱发我的文学热情,激荡着阅读兴趣。茶余饭后,起睡之前,我常进入他的朋友圈拜读其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贵州日报》《六盘水日报》等国家、省、市级报刊之散文大作。每次阅读,我如饥似渴地含英咀华、字斟句酌,吮吸其谋篇布局,吸取其遣词酌句,学习其细致入微的写作技巧,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我是他最真诚的阅读“粉丝”。

去年五月的一天,我参加特区作协举办的文学讲座,也请他对我的创作做一下点评,只给我点拨了一句:“多读点书,多读点名著,多读点名家之作。”他的点拨,我细细回味,明白写作的基础是心中有“墨”,才能信手拈来。当天也将其散文集《日子深处有阳光》赠予我。接下来,我不争气的身体患一场不染之疾,静不下心来阅读它,将其搁之不闻了。

抗疫防疫的日子,闻着淡淡的墨香,我细嚼慢咽,心领神会地走完他成为名家的艰难、苦涩历程。他在后记中这样写到:“尽管生活多么困难,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尽管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一次次摔倒,一次次地趴下,一次次打得灰头土脸;尽管我居无定所,漂泊不定,身无分文,吃了上顿无下顿;尽管别人讥讽我是书呆子,神经病,脑子进水……我依然把文学当成心中神圣的谬斯和一个美好的念想。”

看到他如此追随文学梦的精神,我感动得潸然泪下。我们虽然没有共同的生活历程,但我们心中有相同的目标,一齐献上那代表诚挚的洋甘菊,神圣的缪斯。


(本文获六盘水市“书香汇文·悦读人生”读书征文大赛优秀奖)


(编辑审核:罗 丹)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新发文章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