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钱理群领读《影的告别》:鲁迅在黑暗里的承担

 二维码 132
发表时间:2017-02-22 17:01作者:钱理群来源:腾讯文化



  “鲁迅曾经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在五四时期他登高一呼‘救救孩子!’就表明他把希望寄托在青年的身上。这里用的词:星星、月光、蝴蝶、花、杜鹃、笑、爱,都是青春的象征。但请注意,鲁迅同时也看到青春除了美之外,蝴蝶是僵坠的,猫头鹰是不详之言,杜鹃在啼血,笑是渺茫的。鲁迅很清醒,青春并不那么美好,但是不管它多不好,它毕竟还是青春,如果连这样的青春都没有了,那又意味着什么?不是不知道青春有问题,并没有把青春理想化,但不把它理想化,又把希望寄托在谁身上?” 选自与钱理群一起读《野草》第三篇。以下为实录:

  《影的告别》:生命的流动不决,拒绝“有”、“住”

  第二部分,我们将进入文本的细读。得一个一个看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世界,这告诉我们经典的阅读需要深度阅读,而深度阅读就是文本细读,通过文本的细读达到对鲁迅作品深度的一个推荐。现在大家拿出文本,我们要读的第一个文本是《影的告别》。

  首先这个题目给我们带来奇异之感,每个人都有影子,但你想过你的影子有一天要和你告别吗?你的影子和你告别又是一个什么情景呢?他以什么理由、什么姿态来和你告别呢?这是一个很奇异的情景、很奇异的印象。这就涉及人的形和人的影的关系。其实形影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但在鲁迅这里有一个独特的创造,影和形的关系是什么?影和形象征着什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读。这里谈谈我的理解。

  我认为这里讲的“形”有两个特点:一是群体的存在,二是按照社会规范的常态去生活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按照常态、常规作为一个群体存在。而“影”相反,也有两个特点:一是为个体的存在,二是现行社会规范的反叛者,是异端,因此这样一个个体的、现行规范的反叛者必然要向按照常规常理生活的群体的“形”要告别。什么时候告别?“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首先告诉你是一个不知道时候的时候,没有时间;但另一方面,我读这句话感觉有点像做梦。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我不愿意!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这短短的5个小节里,用了11个“我不愿意”“我不乐意”。首先震撼我们的是“我不”。“我”,这是一个强大的主体;“不”,这是一个无条件的、无讨论余地的拒绝。这样一个强大的独立的主体,无条件地拒绝什么?首先拒绝了“不乐意的在天堂里和地狱里”,这个“天堂”和“地狱”是人们所认为的世界现实,总要拒绝的是现实,这个现实在有的人眼里是天堂,在有的人眼里是地狱,不管是地狱还是天堂的现实,我都不愿意,我都拒绝,首先拒绝的是现实。

  然后又进一步拒绝“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对人们所许诺的、未来的美好黄金世界“我也不愿去”。最后,连你生活在既定的秩序里、既定的原则里的规范群体,我也拒绝。

  所以这个“拒绝”是彻底的拒绝,对已有的一切拒绝,对真有的一切拒绝,对既定的一切拒绝。这是一个对已有的、真有的、既定的一切的拒绝,这是对“有的”拒绝。所有的,不管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还是既定的,所有我都拒绝,对“有”的拒绝。

  “呜乎呼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这里又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概念是“无地”,提出“无”,是对“有”的拒绝。一个概念是“彷徨”,所谓“彷徨”表达的是生命的一种流动不决的状态,是一种流动的生命,和前面讲的“我不愿住”中的“住”是不一样的。

  这里带有两对对立词,一对是“有”、“无”;一对是“住”,一种稳定的、固定的存在方式,和“彷徨”,一种流动的存在方式。这是两组对立词。

  这是我的选择,我拒绝了“有”而选择了“无”,我拒绝了“住”而选择了“彷徨”。我的生命将永远存在于“无”当中。

  那么这样一个拒绝“有”、拒绝“住”的流动的生命,我是谁?

  “我不过一个影”,一个从群体中分立出来的、从肉体状况中分离出来的精神个体的存在,我“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请注意,这里用了两个“然而”,两个“然而”写进了我的影的命运,一方面我是反抗黑暗者,因此黑暗会吞并我;但同时我的意义就在于和黑暗反抗,因此黑暗消失、光明真正到来时,我也就消失了。所以他既不属于黑暗,同时也不属于光明。那是不是还有一个选择?或许可以“彷徨于明暗之间”?但我不愿意彷徨于明暗之间,因为彷徨于明暗之间是一种折中的生活,是一种中立状况的生活,我不愿意,我要过彻底的生活。因此“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这是他的选择,拒绝了一切之后,最后选择了“在黑暗里沉没”。

  那什么时候走进了黑暗?“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搞不清楚我的处境是什么,是黄昏还是黑暗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这里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自我形象,一个“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 这有一个自我的描写。然后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最后他选择了独自沉没在黑暗中,然后独自远行。但他选择什么时候去独自远行呢?“呜乎呜乎,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这又回到前面的困惑,黄昏时怎么办?接着是黑暗把我吞没,黎明时怎么办?接着白天也会把我消失。他连什么时候走、怎么走、怎么远行也感到困惑。但不管怎么样“时候近了”,“朋友,时候近了”,总得有一个选择,总得走吧,“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临行之前,有一个问题,走之前是不是要留点什么东西?你独自远行,能不能给我们留点什么?他说“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什么呢?无已,则仍然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绝不占你的心地”。这里连续出现了两个“愿意”,和前面说的“我不愿意”形成对比,我拒绝已有的一切,我愿意什么?愿意只是黑暗,即使要消失在白天;愿意只是虚空,即使要消失。也就是最后做出了选择,选择了黑暗,要沉没于黑暗。

  黑暗里的承担:选择黑暗,获得光明

  从文章开头到这里经历了一个过程,开始拒绝已有的一切,这里选择黑暗。选择黑暗的结果又如何呢?“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这是真正的孤独的自己,“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里又有一个转换,悲观到极端,要给黑暗沉没了,但突然转换,我完全独自沉没在黑暗里以后,这黑暗全属于我自己。也就是说,我独自承担了黑暗的一切、黑暗的孤独、黑暗的空虚以后,获得了一个更加广大的、完全属于我的世界,这是我生命中的一个“大有”,完全属于我的一个黑暗世界。开始拒绝“有”,进入“无”,然后由“无”进入更大的“有”,这里就提到了生命的黑暗体验,这是人生一个难以达到的、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体验。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有黑暗的体验:独自一个人时,到高山上去,你会有黑暗到极点的黑暗;睡着了也会有一种黑暗体验。我自己有过黑暗体验,经常追求黑暗的体验,拒绝一切,完全是个人的黑暗体验。那是生命的大沉冥,是不可言说的生命的沉冥状态,如此的安详而充盈,如此的从容而自尊,如此的自信而尊严,你落入了生命的黑洞里。但这个黑洞是把所有的光明都吸收过来的黑洞,这里存在着一个内在的、本质的光明,一个充盈着黑暗的光明。而那个黑暗的体验是充盈着光明的黑暗。鲁迅说过,他是爱夜的人,爱黑暗之夜,他说爱夜有爱夜的眼睛和爱夜的耳朵。不是所有人都有爱夜的眼睛,也不是所有人都爱夜的耳朵。一个爱夜的眼睛、也爱夜的耳朵的人,会感受到生命黑洞里无限的光明和无限广阔的世界,而且这个世界是仅仅属于自己的。所以《影的告别》里讲了两个东西,一个东西是你拒绝什么,我不愿意;一个东西是你选择了什么,你承担了什么,我愿意。你选择了黑暗、承担了黑暗,同时你就获得了最大的、属于你的光明。是这样一个生命的历程。

  这是第一篇,《影的告别》。

  《希望》:诅咒生命的平安状态

  《希望》仍然是从自己对生命的体验感受说起。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这是生命的一个平安状态。在这个生命的平安状态里,“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所谓“太平”,在鲁迅作品里不断地提到,并且诅咒这个太平的世界和太平的生命状态。太平,就是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不过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所以他诅咒这种太平,更诅咒人的这种生命的平安的状态,那种“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的生命状态。因为那样的状态意味着生命的衰老,所以他一再说“我大概老了”“我的魂灵的手也一定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这里提出一个“魂灵衰老”的概念。我每回读到这里都非常感动,却也很痛苦,因为我们现在就生活在太平安的状态中,没有哀乐,没有悲愤,没有颜色,没有生命。我不断地问自己,我的灵魂老了吗?我的人老了是自然规律,但是我的灵魂老了吗?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对自己生命状态的追问。于是就开始了历史的追溯,我过去的生命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悲凉的青春,衰老的青年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鲁迅回顾自己曾经有过的青春生命,但现在都耗尽了。

  “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详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缥缈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这里讲到鲁迅生命的一段历程。鲁迅曾经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在五四时期他登高一呼“救救孩子!”就表明他把希望寄托在青年的身上。这里用的词:星星、月光、蝴蝶、花、杜鹃、笑、爱,都是青春的象征。但请注意,鲁迅同时也看到青春除了美之外,蝴蝶是僵坠的,猫头鹰是不详之言,杜鹃在啼血,笑是渺茫的。鲁迅很清醒,青春并不那么美好,但是不管它多不好,它毕竟还是青春,如果连这样的青春都没有了,那又意味着什么?不是不知道青春有问题,并没有把青春理想化,但不把它理想化,又把希望寄托在谁身上?说实在话,这也是我今天坐在诸位面前的动力,我对诸位并不抱太大的希望(现场笑),我也知道你们不过就是这样的“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而已,但不跟你们说,我跟谁说?我明知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毕竟还是花,毕竟还是蝴蝶,你可以体会鲁迅内心的那种痛苦。

  “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对生命的痛苦,前面有这样“我大概老了”的过程,后面发现青年也老了,青春的衰老比老年的衰老可怕得多。所以鲁迅写这个文章时正是他最痛苦的时候,因为他发现青年也都衰老了。那怎么办?“ 我只得由我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青年衰老了,你们衰老去吧,我独自来肉搏,但我独自肉,我希望又何在?

  一个人的肉博:摆脱希望,也摆脱绝望

  “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ofi Sandor (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因为他所说的,至今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真实。希望是什么?是娼妓,是欺骗,希望最后是要抛弃你的。对鲁迅来说,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发现,因为他发现了希望的欺骗性和希望的虚妄性,他得必须抛掉对希望的幻想,这也是一个抛弃“有”到彻底“无”的过程。

  但是,抛弃希望能到绝望去吗?绝望解决希望行不行?不行,“但是,可惨的人生!桀骜英勇如Petofi,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着茫茫的东方了。他说: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先是寄希望于自己的反抗,自己反抗不行,寄希望于青年的反抗。青年都老了,我老了,希望也绝望了。然后对绝望也绝望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无论是希望、绝望都是虚妄的,为什么?绝望重点还在“望”上,有“望”才绝望,实际上这个“绝望”命题的背后隐含着希望,因为对希望持着幻想,所以他就绝望。但鲁迅说这也是假的,也是欺骗,连希望的“望”、绝望也都丢掉了,就彻底“无”了,鲁迅的整个逻辑就是彻底地把人们所想象的、所期望的东西彻底的怀疑了、彻底地否定了,不仅要摆脱希望,而且也要摆脱绝望。怎么办?“ 我只得由我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回到自己肉搏,“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肉搏”,我自己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肉搏”是一种躯体的搏斗,不带任何精神上的希望和绝望,和黑暗捣乱,“肉搏”是不抱任何希望、绝望,反正给黑暗捣乱,这是不追求后果、不追求意义的搏斗。

  这里有鲁迅与许广平的着名对话。鲁迅对许广平(比较年轻)说:“我知道,你的反抗是因为有希望,而我的反抗是没有希望,不但没有希望,连绝望都没有。”就是和黑暗捣乱,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不追求意义,也不追求后果,单是我一个人的“肉搏”,和别人无关。这和“我独自远行”一样,世界只有我自己,我承担黑暗,这黑暗完全属于我自己。但还有一个问题:我下决心一个人去肉搏了,不计后果、不计利益、不计目的、不抱希望就去肉搏,可当我决定肉搏时,突然发现“暗夜又在那里呢”?向谁去肉搏?我可以肉搏,可以捣乱,但黑夜在哪里?黑夜找不到了,这是更可怕的东西。

  所以整个生命过程,开始是有希望,希望绝望了,绝望也否定掉了。然后肉搏,决定肉搏了,黑夜不见了,向谁去肉搏?这是更可怕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下面解释,为什么黑夜不见了,是怎么一回事,下面详细说。

  这是第二篇,《希望》。


文章分类: 文学评论
分享到: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